-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中暑后四五天仍不見好,出現忽冷忽熱、全身無力的癥狀,可能是中暑未得到有效緩解、合并感染、身體脫水未糾正、電解質紊亂、原有基礎疾病加重等原因導致。 1. 中暑未得到有效緩解:如果前期的處理措施不當,如未及時降溫、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能導致中暑癥狀持續。此時應盡快轉移至陰涼通風處,用濕毛巾擦拭身體降溫,適量補充淡鹽水。 2. 合并感染:中暑后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并發細菌或病毒感染。需要就醫進行血常規等檢查,明確感染類型,如有細菌感染,可能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左氧氟沙星等。 3. 身體脫水未糾正:持續的脫水會影響身體機能。除了補充水分,還可通過靜脈輸注生理鹽水等糾正脫水。 4. 電解質紊亂:大量出汗可能導致鉀、鈉等電解質流失。可通過血液檢查明確,必要時補充氯化鉀、氯化鈉等。 5. 原有基礎疾病加重:如果本身有慢性疾病,中暑可能誘發或加重。需針對基礎病進行治療,如高血壓患者可能需要調整降壓藥。 總之,中暑后長時間不好且癥狀加重,應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2024-12-25 19: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