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諶莉媚 主任醫師
江西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外科
-
內分泌失調,嚴重的也會影響失眠,首先可以查激素六項,確定病情病因在做調理,內分泌失調容易影響月經規律性和睡眠,平時注意多吃一些豆類食物,大豆中含有大豆異黃酮,可以提高激素水平,有助于調節內分泌,調理月經。也可以在大夫指導下用點兒調節神經的藥物,促進睡眠。有時候氣血虛弱也會影響睡眠,多吃一些補氣血的食物,加強營養。睡前喝杯熱牛奶或者吃點桂圓,都有助于睡眠。
2019-01-01 22:2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朋友;建議你遵醫囑為好朋友;黑色素瘤是惡性程度非常高的一種,發病迅速,病情演變非常快,建議遵醫囑治療.
2015-11-19 20:5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單純手術是不能控制患者病情的,可以根據患者具體的病證、病理類型、病位的不同來制定治療方案,做到個體化的治療。并且應用中藥進行治療,對人體安全無毒,整體上調節患者身體狀態,同時應用專門針對不同類型、不同部位的癌細胞的中藥進行靶向治療,是中藥抗腫瘤的有效成分到達腫瘤的部位,同時遏制腫瘤的供養血管再生,阻斷血供。使腫瘤細胞缺血壞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2015-11-19 13: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由皮膚和其他器官黑素細胞產生的腫瘤.原發性黑素瘤均由表皮內的黑素細胞增生所致,其表現為色素濃重的逐漸增大的結節,周圍可繞以紅暈.其發病率雖較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低,但惡性度大,轉移發生早,死亡率高,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很重要.除了由巨大性先天性色痣續發癌變的病例多見于兒童外,惡性黑素瘤大多發生在成年后.初起為一色素斑,棕色至黑色不等,且色澤常不均勻,深淺不一,邊緣不甚規則,以后可逐漸擴大,隆起成斑塊,結節或腫塊,甚至潰破,出血,最后發生轉移.治療:對早期未轉移的結節或斑片損害應手術切除,切除包括皮疹周邊范圍正常組織1~3cm,如果是指(趾)惡黑,截指術是必要的.已肯定受累的淋巴結應該切除,但預防性淋巴結切除仍有爭議.從肢體動脈灌注抗有絲分裂藥物治療肢體黑素瘤也有一定療效.發生血行廣泛轉移者須采用以甲氮咪胺為基礎的聯合化療和放射治療.中醫治療:首先扶持虛弱之氣,或補氣溫陽,或養血滋陰,務求改變機體的失衡狀態,調動機體的防衛能力,再視臨床見癥,或行氣導滯,或化瘀活血,或消痰散結,或敗毒消瘤,方能獲得預期的效果.
2015-11-19 13:3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概述惡性黑色素瘤好發于白色人種.澳大利亞的QueenS-Land是世界上著名的惡性黑色素瘤高發地區.我國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率不高,但由于醫生及病人對其嚴重性認識不足,一般在就診時往往已為時太晚,治療效果極不滿意.本病好發于30~60歲.罕見的幼年性惡性黑色素瘤Spity報道了13例,年齡為1.5~12歲.年齡小者一般其惡性程度較低,手術切除后預后較好.在發病性別上幾乎無差別,唯病灶部位與性別有關,發生在軀干者以男性居多,發生在肢體者女多于男,尤以面部雀斑型黑色素瘤多見于老年婦女.病因惡性黑色素瘤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最近有人指出二級日光灼傷(有水泡形成)比之一般性日曬在本病致病原因中作用更大,其他易患因素還有:①白發,藍眼,蒼白皮膚.白人易患.②黑人或膚色暗深的人鮮患此病,若發生亦以足,手掌發白處皮膚為主.③多數學者認為惡性黑色素瘤約近一半發生在已有的黑痣基礎上.④發育不良痣綜合癥,這是一種常染色體遺傳病,患此癥者周身布滿大,扁,平,外形不整,菲薄,顏色不一的痣,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在多數患者衍生惡性黑色素瘤.有些人有此綜合征,但無遺傳傾向者,亦應密切觀察,警惕惡性黑色素瘤的出現.⑥大型先天性痣,超過2cm者惡變危險性增高.病理改變(一)病理分型1.淺表擴展型.約占70%,可見于體表任何地方.先沿體表淺層向外擴展,稍久方向縱深擴向皮膚深層,即所謂病之“垂直發展期”.2.結節型.約占15%,也見于體表任何一處.以垂直發展為主,侵向皮下組織,易于發生淋巴轉移,更較致命性.3.肢端黑痣型.約占10%,多發生于手掌,足底,甲床及粘膜等處.4.雀斑痣型.約占5%,發生自老年人面部已長期存的黑色雀斑.此型做水平方向生長,可向四周擴出2cm~3cm或更多.5.輻射生長的未分型惡性黑色素瘤.6.巨大毛痣惡變的惡性黑色素瘤.7.口腔,陰道,肛門粘膜來源的惡性黑色素瘤.8.原發部位不明的惡性黑色素瘤.9.起源于藍痣的惡性黑色素瘤.10.內臟惡性黑色素瘤.11.起源于皮內痣的兒童期惡性黑色素瘤.(二)生長方式根據瘤細胞生長擴散的方式,可分為輻射生長期和垂直生長期.瘤細胞沿表皮基底層和真皮乳頭層之間離心性地向四周蔓延生長稱為輻射生長,常見于雀斑型,表淺蔓延型和肢端惡性黑色素瘤的早期階段,可持續數年,由于在此期內原發灶不向或極少向淋巴道轉移,作比較簡單的手術切除即能獲得較好療效.當腫瘤向真皮層,皮下組織深部浸潤時稱為垂直生長,結節型黑色素瘤可不經輻射生長期直接進入垂直生長期,此期易發生淋巴結轉移.(三)浸潤深度在惡性黑色素瘤研究上一個真正里程碑性的發展是認識到轉移的危險性和預后與病變厚度及侵犯皮膚的層次密切相關.以毫米測量惡性黑色素瘤病變的厚度是較為準確而且在各病理學家之間成為可對比的標準,現已成為估量淋巴結轉移危險度和判斷預后的準繩.目前世界上一些著名的診療中心都十分推祟Breslow于1970年提出的目鏡測微器直接測量腫瘤的厚度來估計預后,他們將腫瘤厚度分為≤0.75mm,0.75~1.5mm和>1.5mm3檔,有的作者將>1.5mm者再分成幾檔,以進一步觀察腫瘤厚度與預后的關系.
2015-11-19 07: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鼻腔惡性黑色素瘤的預后不良,無法徹底治愈,對本病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廣泛切除為主,伴有頸淋巴結轉移者,加根治性頸廓清術,術后配合放射治療等綜合治療.雖然多數手術不能徹底治愈,但可提高生存率. 發病部位也是影響預后的一個因素,發生在鼻竇者預后最差,發生在鼻腔者預后較好.鼻惡性黑色素瘤對放射不敏感,所以單純放射治療效果差,只作為手術前或手術后配合治療,對晚期病例可行姑息性的放療.手術或放療后的復發病例,不能手術的晚期病人可行化療.另外激光治療也可獲得一定效果.此外,近年來出現的免疫治療,例如特異性免疫治療,用惡性黑色素瘤疫苗注射;過繼性免疫治療,用轉移因子或白細胞介素-2作皮下注射. 鼻腔鼻竇惡性黑色素瘤預后差,5年生存率為10%~30%.本病生存率低的原因可能是: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或此病臨床較少見以至臨床醫生對此病認識不足,誤診率高是其原因之一;解剖學上的限制不利于腫瘤的根治性切除,導致局部復發率高,同時鼻腔的血管,淋巴管豐富,促使腫瘤細胞的早期擴散轉移.因此早期正確的診斷和合理治療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率的關鍵.鼻腔惡性黑色素瘤是原發于鼻腔來源于色素細胞的惡性腫瘤,該病惡性程度高,早期診斷困難,治療難以徹底,預后差,為臨床難治疾病之一. 對于惡性黑色素瘤一般不主張術前活檢,因活檢有促進腫瘤細胞迅速擴散的可能,故當遇到鼻腔新生物,其色澤較深,呈黑色,紫褐色或淡紅色,外觀形態呈結節狀,菜花狀或息肉狀,觸之易出血,又排除其他組織器官惡性黑色素瘤,可以做出鼻腔惡性黑色素瘤的臨床診斷,直接治療,而不必活檢,以免引起腫瘤轉移.若非要取活檢不可,切忌用咬鉗方式,應行切除式活檢,最好行快速切片為宜,一經病理證實,即將病變廣泛切除. 惡性黑色素瘤細胞形態,大小呈多樣化,從多角形,梭形到圓形,排列呈巢狀或漩渦狀,組織結構不典型,黑色素顆粒多分布于細胞漿內,少數分布于細胞外,或被吞噬細胞所吞噬.腫瘤結構變異較大,既可類似癌又可類似肉瘤.本病黑色素達到一定量時病理診斷一般無困難,但黑色素顆粒較少則可能誤診.Lund等認為惡性黑色素瘤的s-100蛋白陽性率幾乎為100%,對無色素者尤為重要,近年來認為HMB45單克隆抗體對黑色素瘤細胞比s-100蛋白具有更高的特異性,且已被采用.
2015-11-19 03: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