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象及血象檢查結果異常,血小板低,怎么回事?
骨髓象:1:取材,涂片。染色良好。2: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G=58.3%,E=26.1%,G/E=2.2:1。3:粒系增生早粒以下階段細胞均見,細胞形態未見明顯異常。4:紅系增生各階段細胞可見,細胞形態未見明顯異常,成熟紅細胞大小形態染色大致正常。5:全片共見巨核3個,無產板巨。血小板散在少見。6:未見其他異常細胞。血象:1:白細胞不少,形態未見異常。2:成熟紅同骨髓細胞。3:散在少見。血常規:其他正常。就是血小板23萬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骨髓象和血象檢查結果能反映身體的造血情況。本次檢查中,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情況、粒系和紅系細胞形態、巨核細胞數量及血小板情況等存在異常,需要綜合分析。 1. 骨髓有核細胞增生:增生活躍,粒細胞和紅細胞比例有所變化,但細胞形態未見明顯異常,這可能是正常生理波動或某些輕微疾病的早期表現。 2. 粒系增生:早粒以下階段細胞均見且形態正常,說明粒細胞的生成和發育基本正常。 3. 紅系增生:各階段細胞可見,形態正常,成熟紅細胞也無明顯異常,提示紅細胞系統大致正常。 4. 巨核細胞和血小板:全片巨核細胞數量少,無產板巨,血小板散在少見,這可能與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免疫因素、感染等有關。 5. 白細胞和紅細胞:白細胞形態未見異常,成熟紅細胞同骨髓細胞,說明這兩系目前相對穩定。 6. 血小板減少:血小板 23 萬,明顯低于正常,可能是血小板生成減少、破壞過多、消耗增加等原因,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等。 綜合來看,需要進一步檢查,如免疫相關指標、骨髓活檢等,以明確診斷,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2024-12-25 19:4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從骨穿報告看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但是最好提供詳細的癥狀以及其他病史,單憑骨穿報告診斷一個疾病很容易誤診的。任何疾病診斷都要結合癥狀、病史、檢查結果,才能全面的把握如果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一般首選激素還可用丙種球蛋白、達那唑、胺肽素醫生詢問:這種情況多久了?治療過嗎?以前有過什么其他疾病嗎?皮膚、牙齦或者其他部位有出血嗎
2015-11-19 18: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依據你目前的情況可以初步考慮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但骨髓增生異常綜合癥不排除。ITP的診斷標準為1、多次化驗檢查血小板數減少2、脾臟不增大或僅輕度增大3、骨髓檢查:巨核細胞數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礙4、以下五點中應具備任何一點:a潑尼松治療有效;?b切脾治療有效;?cPAIgG增多;dPAc3增多;e血小板壽命測定縮短、排除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癥。中醫理論出發,翻閱古籍文獻,結合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機在于熱毒入血,迫血妄行;熱毒傷肝,肝不藏血,血溢脈外而出血。治療方面本病的治療主要使用激素,即強的松、甲基強的松龍、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使60%—70%的病人癥狀改善,血小板上升,但在減量過程中或停藥后,絕大多數病人復發。所以絕大多數病人需要長期服用激素維持治療。這勢必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如柯興氏綜合征、高血壓、糖尿病、股骨頭壞死,繼而感染使人體的免疫功能低下,形成惡性循環。 純中藥制劑可以調整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抗體生成,減少血小板破壞。經1300例病人臨床觀察,服藥后最快1-2周即可出血減輕,平均42天血小板開始升高,有效率達90.62%。還可以穩定升高血小板,而無毒副作用,停藥后不易復發,對于正在使用激素的病人,服藥后可逐漸減量,以停用激素,是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理想藥物所以建議中西醫結合治療。醫生詢問:你目前身上有沒有出血點及瘀斑,有沒有鼻出血或牙齦出血。服用的具體是什么藥呢?
2015-11-19 10:5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血小板減少,糖皮質激素治療ITP的首選藥物。請按照血液科醫生用藥
2015-11-19 09:4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紅細胞異常?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是一種遺傳性疾病,該病患者的紅細胞是球形的而非正常時的碟形。紅細胞異常被破壞,如細胞膜異常,酶的缺陷使紅細胞不能維持其變形性,這樣很難通過狹窄的血管,這些異常多為遺傳性的。一般無需治療,貧血嚴重時可以切脾,切脾不能糾正紅細胞形狀,但可以減少其破壞,糾正貧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