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電圖 ST 段改變伴心慌氣短是心臟病嗎?
近來我心慌氣短,偶然有死去的感覺,經常心神不定,老怕出意外,心電圖結果是ST段改變,請問大夫,這是心臟病嗎?嚴重嗎?病史:十年前曾經因一氧化碳中毒昏迷過一會,接著做過動態心電圖,結果是陣發性心動過速,同時,也在那個時候做過彩超,結論是沒有器質性病變,十年后的今天沒有做彩超復檢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心電圖顯示 ST 段改變,同時有心慌氣短等癥狀,可能是心臟病,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如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神經官能癥、電解質紊亂、藥物影響等。 1. 心肌缺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 ST 段改變和相關癥狀。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低鹽低脂飲食、適量運動等,藥物治療如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硝酸酯類藥物等。 2. 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心動過速,可導致心肌電活動異常,出現 ST 段改變。治療根據具體類型選擇藥物,如美托洛爾、普羅帕酮等,或進行射頻消融術。 3. 神經官能癥: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等心理因素可能引發,一般無器質性病變。治療以心理調節為主,必要時使用抗焦慮藥物如帕羅西汀。 4. 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鎂等可影響心肌電生理,導致 ST 段改變。需補充相應電解質。 5. 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洋地黃類,可能影響心肌電活動。需調整用藥。 僅憑目前的癥狀和心電圖結果不能確診,還需進一步檢查,如心肌酶譜、心臟彩超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針對性治療。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
2024-12-26 02:2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考慮有心肌缺血的情況,需要進一步檢查確診
2015-11-19 23: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引起ST-T改變的原因很多,有器質性疾病引起,也有植物神經性的。分析你的情況,可以排除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和病毒性心肌炎等心臟病引起的可能(年輕,心臟彩超基本正常)。因此我考慮為植物神經性的,建議你到醫院作個心電圖心得安實驗檢查,如果陽性,支持這種判斷。屬于這種情況也沒必要擔心和治療。心血管神經官能癥是以心血管、呼吸和神經系統癥狀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癥,該病在臨床上是非常多見的一種疾病,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學習壓力的不斷加大,導致了該病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從10-70歲均有發生,最常發生的在30-50歲,常見于學生、中青年知識分子。它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影響植物神經功能而造成心血管系統功能異常。病因可能與體質、神經、行為、外周環境、遺傳因素有關?;颊叩纳窠涱愋统槿跣?,較抑郁和焦慮憂愁,在精神上受到刺激或工作較緊張時,往往不能使自己適應于這種環境而易發病或使癥狀加重。精神、環境等的刺激可引起各種生理改變,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活性增加和糖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臨床研究還顯示本癥患者對運動、心理學試驗和疼痛刺激有異常反應,如運動時最大氧耗量較正常人為低和動靜脈血氧含量差降低,以及毛細血管血流減慢,血乳酸鹽增多等。 心血管神經官能癥癥狀多種多樣,常見的主要有: 一、感覺心搏動增強,有心慌感。有心動過速(100~120次/min)或過早搏動,而使自覺癥狀更為顯著。 二、呼吸困難,主觀感覺吸入空氣不夠用,因而需作深呼吸或有嘆息樣大呼吸。由于呼吸深度和頻率增加,故容易發生換氣過度而引起呼吸性堿中毒,如眩暈、四肢麻木、搐期,等?! ∪?、心前區疼痛,常表現為心尖區及左乳房下區刺痛或刀割樣痛,為時數秒或持續數小時的胸悶、隱痛。疼痛的出現一般與體力活動無關,且多在靜息時發生。有時在工作緊張、情緒激動后可持續數天或更長。 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癥狀為多汗、手足冷、兩手震顫、上腹脹、腹痛、尿頻、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秘等。 五、其他癥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疲倦、失眠、睡眠不深或多夢、記憶力不佳、思想憂慮、低熱、頭昏、頭痛、肌肉痛等?! ∮捎谠摬≈饕蔷穹矫娴仍驅е挛⒀懿∽?,所以按照一般心臟病處理往往無效。祖國醫學認為:該病癥狀表現符合中醫奔豚、百合病、厥癥診斷,本病的形成多為氣滯血瘀,閉阻心脈。根據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臨床上宜用芳香開竅、行心氣、活心血的藥物。只有心功能改善,其它臟器才有望改善。由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速效救心丸行氣活血、能夠改善微循環、抗心肌缺血、增強心肌收縮力,并具有鎮靜、鎮痛、解痙的功效,因此治療此類疾病具有良好療效。 當然除了正確的用藥外,適度的運動同樣重要。要學會培養自己的業余愛好,不要整天想著自己的心臟,越想心臟的感覺越不好,要把注意力轉向外界,多親近大自然,學著讓自己的心情變得開朗豁達。
2015-11-19 17: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