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CTA檢查結果顯示多種異常該如何應對
在鄭大一附院做64排CT影像表現:頭頸CTA:雙側頸動脈、頸內動脈及椎動脈起源及走形未見異常,左側頸總動脈遠段近分叉處可見斑塊形成,管腔呈中度狹窄;右側頸總動脈遠段可見散在鈣化斑塊及軟斑塊形成,管腔未見明顯狹窄;雙側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可見多發鈣化斑塊形成,管腔輕度狹窄。左側椎動脈顱內段可見散在鈣斑形成,管腔未見明顯狹窄;右側椎動脈纖細,顱內段匯入基底動脈處近乎閉塞。顱底wiIIis環結構清晰,雙側大腦前中后動脈顯影良好,前交通動脈動脈開放顯影,雙側后交通動脈未見顯影。雙側頸內動脈C4段可見一小瘤樣突起,基底寬約3.5mm,直徑約2.1mm。軸位:雙側基底節區可見片狀低密度影,雙側枕葉可見大片狀低密度影(左側為著),余腦實質內未見異常密度,腦室、腦池未見明確擴張、受壓及移位,腦溝未見明確增寬。中線結構居中。診斷意見:1左側頸總動脈遠段軟斑塊形成,管腔中度狹窄。2右側頸總動脈遠段混合斑塊形成,管腔未見明顯狹窄。3雙側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多發鈣化斑塊形成,管腔輕度狹窄。4右側頸內動脈C4段小瘤樣突起。5雙側基底節區及雙側枕葉區多發腦梗塞。目前雙眼仍然偏盲。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患者頭頸CTA檢查結果顯示存在多處動脈斑塊、狹窄、瘤樣突起及腦梗塞,還伴有雙眼偏盲。包括左側頸總動脈遠段軟斑塊及管腔中度狹窄、右側頸總動脈遠段混合斑塊、雙側頸內動脈海綿竇段多發鈣化斑塊及管腔輕度狹窄、右側頸內動脈C4段小瘤樣突起、雙側基底節區及雙側枕葉區多發腦梗塞。 1.動脈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是斑塊形成的主要原因。軟斑塊相對不穩定,易破裂引發栓塞;鈣化斑塊相對穩定。治療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適量運動等。藥物治療可選用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氯吡格雷等。 2.管腔狹窄:狹窄程度不同,治療方法不同。中度狹窄可能需要藥物治療控制病情進展,嚴重狹窄可能需介入治療或手術治療。 3.瘤樣突起:可能是動脈瘤,破裂風險較高。需密切監測,必要時手術治療。 4.腦梗塞:因腦血管阻塞導致,可引起神經功能障礙。治療包括急性期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循環等。常用藥物有尿激酶、依達拉奉、丁苯酞等。 5.雙眼偏盲:可能是腦梗塞累及視覺中樞所致,需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進行康復訓練。 總之,對于這種復雜的病情,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綜合治療,并定期復查,以改善預后。
2024-12-26 04: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患過中風的病人發生2次中風的幾率很高,必須要堅持服藥,如改善循環、抗血小板聚集、營養腦細胞等藥物,目前還應該服藥,可以配合理療如針灸、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早期康復。
2015-11-19 23: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要繼續服食腦洛通·以及溶血的藥物·幫助疏通腦血管平時注意不要激動·多休息·多開窗透氣飲食注意清淡·避免高脂·高鹽·高膽固醇·不能喝酒
2015-11-19 22: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腦梗塞病情穩定后,鼓勵患者做主動鍛煉.盡早下床活動,從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進行訓練指導,逐步增加活動范圍和次數,最后幫助進行上下樓梯訓練,讓患肢得到運動,利于功能的恢復.
2015-11-19 22:3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為了有效防止靶器官損害,要求每天24小時內血壓穩定于目標范圍內,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給藥而有持續24h作用的藥物.腦梗塞可以常規使用抗凝藥如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中成藥如復方丹參滴丸,銀杏葉片等.可配合針推治療.
2015-11-19 17: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基底動脈尖綜合征? 基底動脈尖綜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因基底動脈尖端血液循環障礙所致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兩組,即中腦和丘腦受損的腦千頂端梗死和顳葉內側面、枕葉受損的大腦后動脈區梗死。有腦血管病危險因素的中老年人,以突發頭暈為首發癥狀,并出現較快恢復的意識障礙,而無明顯的運動與感覺障礙,伴有瞳孔異常,眼球運動障礙,垂直注視麻痹,須考慮為TOBS。如伴有皮質盲或偏盲,嚴重記憶障礙則可能性更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