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巧瑜 副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三級
消化內科
-
你好,淺表性胃炎伴有糜爛的話,需要在用藥的同時在飲食生活上多注意發。最好的是采用中西結合的治療。西藥可以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保護胃黏膜的藥物。中成藥可以用平潰散,如果腹脹明顯的話,可以用舒肝快胃丸,野蘇膠囊進行治療。飲食要清淡,少吃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祝您健康。
2018-12-27 10:17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精神因素.過度的精神刺激,憂郁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復作用于大腦皮質,造成大腦皮質功能失調,導致胃壁血管的痙攣性收縮,胃粘膜發生炎癥或潰瘍. 2,細菌及其毒素的作用.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細菌或毒素不斷地被吞入胃內;或胃內缺乏胃酸,細菌易在胃內繁殖,長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3,長期服用對胃有刺激的藥物,食物及進食粗糙食物或吸煙等.這些因素反復作用于胃粘膜,使其充血水腫. 4,胃粘膜長期淤血缺氧.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門脈高壓癥的病人,胃粘膜長期處于淤血,缺氧,引起營養障礙導致胃炎. 5,急性胃炎如治療不當,遷延不愈可轉變為慢性胃炎. 6,胃酸缺乏,細菌容易在胃內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7,營養缺乏,內分泌功能障礙,免疫功能異常,可引起慢性胃炎. 8,消化道彎曲桿菌感染等都可能是慢性胃炎的發病因素.搞好生活管理,注意飲食衛生,保證身體健康.避免或減少對胃刺激性過大的食物.可以服用奧美拉唑膠囊+阿莫西林膠囊避免進食對胃粘膜有強刺激的飲食及藥品,戒煙忌酒.注意飲食衛生,防止暴飲暴食.積極治療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2015-11-20 00:4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淺表性胃炎是最常見的慢性胃部炎癥,是指炎癥累及胃粘膜的淺層,但也可累及深層.淺表性胃炎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慢性淺表性胃炎度.炎性細胞浸潤僅限于胃粘膜的上1/3者為輕度,炎性細胞超過粘膜的1/3,但不超過全[1]層的2/3者為中度;炎癥細胞浸潤達全層者為重度.淺表性胃炎在胃鏡下的表現有:粘膜充血,水腫,呈花斑狀紅白相間的改變,且以紅為主,或呈麻疹樣表現,有灰白或黃白色分泌物附著,有時粘膜上可有局限性糜爛和出血點.胃小凹之間的固有膜內有炎性細胞浸潤為特征,炎癥細胞主要是漿細胞,淋巴細胞,偶有嗜酸細胞.固有膜常見水腫,充血,甚至灶性出血.胃腺體正常.沒有破壞或腺體減少,有時可見糜爛,即固有膜壞死(病變不涉及粘膜?。?表層上皮細胞變扁平,其排列常不規則.慢性淺表性胃炎的特殊治療方法 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胃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就會出現以下情況: 1,胃腸道平滑肌緊張; 2,胃腸道的蠕動受到影響; 3,胃酸和胃蛋白酶等過量分泌,使胃腸粘膜受到損傷; 4,胃腸粘膜血管痙攣,血流減少,同時胃腸的粘液分泌減少,削弱了胃腸的屏障功能; 5,唾液量分泌減少,唾液中sIgA降低,有利于幽門螺桿菌的生長.
2015-11-19 17: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現在認為胃病是由幽門螺旋桿菌通過消化道傳染.建議在當地醫生指導下采用胃炎四聯療法:最常用的四聯療法如下:藥物組合,劑量和用法:(1)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甲硝唑+奧美拉唑或(2)枸櫞酸鉍鉀+紅霉素+甲硝唑+奧美拉唑(3)枸櫞酸鉍鉀+四環素+甲硝唑+奧美拉唑.任選上述一組藥物服用,7~14日為一療程.在當地醫生針對性使用.一療程結束后,要繼續單獨服用枸櫞酸鉍鉀6周,注意阿莫西林要皮試啊.這個方案可以殺滅幽門螺旋桿菌,保護胃黏膜.堅持服用.防止復發.一定要禁煙,酒,咖啡,茶,辛辣食物.少吃含淀粉內的食物如:土豆芋頭粉絲粉條紅薯等涼粉,不要吃蘇打餅干等,少食多餐,定時進餐,不要吃過于堅硬和不消化的食物.疼痛時加上654-2.久治不愈,復發原因多數是幽門螺旋桿菌沒有被殺滅!沒有注意飲食!所以一般有家族多人同時患病的現象.如果不能耐受甲硝唑或替硝唑可以去掉.
2015-11-19 14: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一般可采用雷尼替丁十慶大霉素口服治療慢性淺表性胃炎具體的方法是:(1)雷尼替?。好看?片,每天一次,睡前口服,連服2周3;(2)慶大霉素片:每次2片,每天3次,連服3周.若個別病人服用慶大霉素后上腹不適,可改為卡那霉素,每次0.5克,每日2次口服.
2015-11-19 07: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淺表性胃炎是最常見的慢性胃部炎癥,是指炎癥累及胃粘膜的淺層,但也可累及深層.淺表性胃炎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炎性細胞浸潤僅限于胃粘膜的上1/3者為輕度,炎性細胞超過粘膜的1/3,但不超過全[1]層的2/3者為中度;炎癥細胞浸潤達全層者為重度.淺表性胃炎在胃鏡下的表現有:粘膜充血,水腫,呈花斑狀紅白相間的改變,且以紅為主,或呈麻疹樣表現,有灰白或黃白色分泌物附著,有時粘膜上可有局限性糜爛和出血點.胃小凹之間的固有膜內有炎性細胞浸潤為特征,炎癥細胞主要是漿細胞,淋巴細胞,偶有嗜酸細胞.固有膜常見水腫,充血,甚至灶性出血.胃腺體正常.沒有破壞或腺體減少,有時可見糜爛,即固有膜壞死(病變不涉及粘膜?。?表層上皮細胞變扁平,其排列常不規則.治療:①保護胃粘膜藥物:硫糖鋁,胃膜素,猴頭菌片,麥滋林—S等;②減少胃酸分泌的藥物:如抗膽堿能藥物阿托品,普魯本辛,654-2等,H2受體阻滯劑甲氰咪肌,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還有前列素E!,洛賽克等;③膠態鉗制劑:德諾等;④促進胃腸蠕動藥物:胃復安,嗎叮啉等,還有新研制成的西沙比利.一般治療安排4—6周,一種藥物治療無效時,可選用或加用另一種藥,聯合用藥不宜在同類藥中選擇.
2015-11-19 04: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