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低蛋白血癥是指血漿總蛋白和白蛋白減少的一種病理狀態。其治療方法包括飲食調整、病因治療、輸注白蛋白、藥物治療和定期監測等。 1.飲食調整: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攝入,如魚肉、禽肉、蛋類、奶類、豆類等,以提高蛋白質的攝入量。 2.病因治療:積極治療導致低蛋白血癥的原發疾病,如慢性肝病、腎病綜合征、營養不良等。 3.輸注白蛋白:對于蛋白水平過低,出現嚴重水腫、胸水、腹水等癥狀的患者,可輸注人血白蛋白。 4.藥物治療:使用促進蛋白質合成的藥物,如丙酸睪酮、苯丙酸諾龍等。 5.定期監測:定期復查血漿蛋白水平,了解治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 總之,低蛋白血癥的治療需要綜合多種方法,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并注意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以促進身體的康復。
2024-12-26 07: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低蛋白血癥可以靠飲食補充或是輸液補蛋白質的。還要看看是缺哪種蛋白質,如白蛋白還是球蛋白。平時注意多吃蛋,牛奶,瘦肉。必要時可以用白蛋白或是球蛋白輸液??梢灾苯友a充蛋白質。
2015-11-20 01:2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首先應治療引起蛋白質攝入不足、丟失過多、分解亢進的原發疾病。若原發疾病無禁忌,可給予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使每日攝入蛋白質達60~80g,保證充足熱量供應(2500千卡/日以上),并酌情使用促進蛋白質合成的藥物。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病情嚴重者,可輸入血漿或白蛋白。
2015-11-19 23: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你好,血漿總蛋白質,特別是血漿白蛋白的減少.低蛋白血癥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原因所致氮負平衡的結果.主要表現營養不良,建議到醫院查下肝腎功能治療首先應治療引起蛋白質攝入不足,丟失過多,分解亢進的原發疾病.若原發疾病無禁忌,可給予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飲食,并酌情使用促進蛋白質合成的藥物.消化功能差者,可予流食或半流食,同時補充足夠的維生素.病情嚴重者,可輸入血漿或白蛋白.但是疾病的治療,要估計到腎臟的病情.
2015-11-19 21: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蛋白質營養不良又稱水腫性營養不良或低蛋白血癥。蛋白質是機體組織細胞的基本成份,人體的一切組織細胞都含有蛋白質。身體的生長發育,衰老細胞的更新,組織損傷后的修復都離不開蛋白質。蛋白質還是酶、激素和抗體等不可缺少的重要成份。由于蛋白質是兩性離子,它具有緩沖作用。蛋白質還是保持體內水分和控制水分分布的決定因素,也是熱能的來源之一,1g蛋白質在體內可以產生16.6千焦熱能。建議:預防和治療在于供給充足的營養,增加供給動物蛋白、植物蛋白和新鮮蔬菜,其它為對癥處理,如監測和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皮膚護理等。祝好!
2015-11-19 20: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低蛋白血癥? 血漿中的蛋白質除部分免疫球蛋白(Ig)外,幾乎都是在肝臟合成的。正常人每日約產生白蛋白10~16g,纖維蛋白原1.5~4.0g。體內白蛋白40%在血液中,其余分布在各個器官組織內和組織液中。肝內產生的白蛋白與血管內外的白蛋白,經常處于動態平衡中。肝合成白蛋白的速率是限速性的,僅在體內蛋白過度消耗或丟失的情況下,合成速率才增加。白蛋白由肝細胞粗面內質網合成后,經高爾基體再分泌人肝竇進入血液中。因為白蛋白半衰期約17~21d,研究證明,即使白蛋白合成完全停止,8d后也只減少25%。這就是為什么一周內迅速死亡的急性肝壞死病人,生前常測不出血清總蛋白減少。血清總蛋白低于60g/L時,稱為低蛋白血癥(hypoproteinemia)。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