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歲女性肺部前縱膈小結節影原因及應對
我今年46歲女,肺部前縱膈內可見邊緣較清的小結節影,請專家給解釋,謝謝。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否,我今年46歲女,肺部前縱膈內可見邊緣較清的小結節影,請專家給解釋,謝謝。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和什么藥,如何去根,得到康復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肺部前縱膈內出現邊緣較清的小結節影,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炎癥感染、良性腫瘤、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性發育異常等。 1. 炎癥感染:肺部或縱膈的炎癥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增生形成小結節。常見的如肺炎支原體感染、肺結核等。針對炎癥感染,需使用抗感染藥物,如阿奇霉素、利福平。 2. 良性腫瘤:例如脂肪瘤、纖維瘤等。通常生長緩慢,對身體影響較小,若無癥狀,定期復查即可。 3. 惡性腫瘤:雖然概率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如胸腺瘤等,可能需要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 4. 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累及肺部縱膈時,可能出現結節影。治療上常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甲氨蝶呤。 5. 先天性發育異常:某些先天性的結構異常也可能表現為小結節影,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密切觀察即可。 總之,發現肺部前縱膈內小結節影后,不必過于驚慌。應及時到正規醫院進一步檢查,如增強 CT、腫瘤標志物檢測等,以明確結節的性質,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2-25 16: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發現肺部結節需要考慮的病變:1、支氣管腺瘤:多見于40-50歲,表現為肺內的圓形或類圓形密度增高影,邊緣光滑,多在2.5cm以下2、血管瘤:包括肺動靜脈畸形、海綿狀血管瘤等,CT平掃表現為一個或數個類圓形密度增高影,邊緣呈分葉狀,近肺門可見粗大的血管影進入病灶。注入造影劑明顯強化。3、周圍型肺癌: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病灶密度中等偏低。CT表現為多數結節密度不均勻,內可見小泡征或充氣支氣管征。胸部平片顯示密度較均勻,邊緣不規則,有細小的短毛刺和深分葉征。增強CT顯示結節呈輕、中度均勻或不均勻強化,部分結節呈內緣不規則的環狀強化,部分可見結節內血管征。可出現肺門及縱隔淋巴結腫大。4、粟粒型肺結核:多見于上葉尖后段和下葉背段,多呈彌漫性,病變密度不均。5、雙肺多發轉移瘤:胸部平片表現為雙肺多發結節呈圓形,邊緣光滑,密度均勻。多分布在兩中下肺野周邊,肺尖少見。CT表現為均勻或不均勻的結節影,其內可有鈣化。6、肺錯構瘤:結節多位于周邊肺野臟層胸膜下,密度不均勻。CT可見脂肪密度或鈣化,鈣化呈斑點狀或結節狀,可見典型的“爆米花”狀鈣化。結節周邊清晰,可有淺分葉,無空洞及周圍衛星灶,增強CT示均勻或不均勻中度強化。長期觀察結節生長緩慢。7、炎性假瘤:結節密度較均勻,多位于肺周邊部位。有的可有分葉,少數結節邊緣不規則,周圍可見粗長的細條。患者多無癥狀,長期觀察病灶多無變化。8、結核球:雙肺上葉、下葉背段多見。病灶密度較高且不均勻,示新月形小空洞,邊緣清晰、規整,有淺分葉;病灶周圍有衛星灶,多位于病灶的肺門側。增強CT顯示多數結節不強化,少數呈內緣規則的環形強化。患者經抗癆治療有效或較長時間隨診結節變化不明顯。9、肺單發轉移瘤:胸部平片可顯示肺內單個圓形密度均勻的陰影,邊緣光滑,示有分葉征,與原發周圍型腫癌鑒別較困難,一般來說后者往往有鋸齒征及細短毛刺,CT表現可發現胸部平片不能發現的征象。腫塊伴發出血,可見暈輪征等征象。10、彌漫型細支氣管肺泡癌:表現為兩肺彌漫分布粟粒狀、小結節狀影,部分融合成大片狀的實變影,以肺門及兩下肺野為著11、支氣管囊腫:含液囊腫,邊緣光滑銳利,動態觀察隨呼吸而有所變化。12、特發性肺含鐵血黃素沉著癥:典型X線表現為兩肺彌漫分布的小結節狀影,直徑多在2~3mm。密度較淡,輪廓模糊,分布對稱,以肺門及兩肺中下野為著。根據您的情況,建議行胸部CT及腫瘤指標檢查、肺部結節穿刺活檢等確定病變性質,如如多次復查沒變化,基本就可以排除腫瘤的可能,定期隨訪。
2015-11-20 04:0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