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歲高血壓患者換藥后上壓不降且不適,用藥是否合適?
我68歲,有高血壓5年,原來一直用珍菊降壓片一種藥,近期血壓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血壓為180/90毫米汞柱,上壓高,醫生給我吃:壓氏達(每日1片)、倍它樂克(每日3次,每次1片)、卡托普利片(每日3次,每次1片)。以上用藥一周后去醫院測血壓140/75毫米汞柱,但常有心慌、乏力、頭昏、頭痛、干咳等,人感到很不舒服,接下來醫生給我減少用量:壓氏達(每日1片)、倍它樂克(每日2次,每次1片)、卡托普利片(每日2次,每次1片),用藥兩周后,去醫院測血壓170/75毫米汞柱,上壓還是高。后來醫生讓我吃:壓氏達(每日1片)、倍它樂克(每日3次,每次1片)、卡托普利片(每日3次,每次1片)、百路達(每日3次,每次1片)、血脂平膠囊(每日3次,每次2片),用藥后人感到更不舒服,心很慌,說話都沒有力氣,非常乏力,頭昏,原來我就不胖,這半個月人更瘦了。我原來只用一種藥,現在以下用了好幾種藥上壓一直不降,人感到非常不舒服。我想問現在我用的藥是否合適?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病,血壓控制不佳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藥物選擇、生活方式、合并疾病、個體差異和用藥依從性等。 1. 藥物選擇:不同降壓藥的作用機制和適用人群有所不同。壓氏達(苯磺酸氨氯地平)通過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倍它樂克(酒石酸美托洛爾)能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卡托普利片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發揮降壓作用。百路達(銀杏葉分散片)有活血化瘀作用,血脂平膠囊用于調節血脂。但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可能存在不適應或效果不佳的情況。 2. 生活方式:飲食過咸、缺乏運動、長期精神緊張、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會影響血壓控制。 3. 合并疾病:如糖尿病、腎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可能影響降壓效果和身體耐受。 4. 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機能和代謝水平不同,對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存在差異。 5. 用藥依從性:未按時按量服藥,也會導致血壓波動和出現不適。 綜合考慮,患者目前的用藥方案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建議及時與醫生溝通,完善相關檢查,如血糖、血脂、腎功能、心電圖等,以明確原因,制定更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用藥依從性。
2024-12-25 22:2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高血壓這個說好不好的,應該在治療的同時控制飲食,飲食上清淡為主,還有就是以之元欣脈舒軟膠囊為主,以飲食治療為輔。之元欣脈舒軟膠囊,以紫蘇籽油和葛根等成分組成的,紫蘇籽它對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粥樣ying化、降低腦血栓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持久作用。總結高血壓要注意的事項:1、食物不過咸2、食物不過甜3、食物不過膩4、食物不過苦。呵呵我都覺得她快成專家了,看來久病成醫這句話還是有來源的。
2015-11-20 04: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我們對于這個方法不是很了解,是否有這個療效不是很清楚,建議您慎重考慮是否使用。現在隨著生日水平的日益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提高了很多,尤其是高血壓的發生,越來越趨于低齡化的現象。為此我們放心求醫網站推出了高血壓專題,就是為了普及一些高血壓的常識,能過幫助廣大的高血壓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意識,懂的自我保健。同時能過很好的控制血壓,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的出現。http://www.fx120.net/jbzt/nk-1/xnk-1/gaxy/index.htm
2015-11-19 23: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網上有不少自稱能根治高血壓的藥物,如“冰山降壓靈”、“鉤滕復方降壓”組方、等可信嗎?
2015-11-19 14:3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高血壓是造成腦、心血管病發病率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因此,控制高血壓的主要目的是在降低血壓使之趨于正常水平的同時,保護靶器官使之免于或延緩由于高血壓造成的損害。降壓治療包括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是基礎治療,即使開始用藥物治療時,也必須堅持非藥物治療的配合方可收效。這包括減輕已超重的體重或肥胖、戒煙、限酒、控制每日食鹽攝入量在5克左右,注意平衡膳食、生活有規律、適當增加體力活動,保持心理平衡等。 治療藥物的選用,應根據治療對象的個體狀況,藥物的作用、代謝、不良反應和藥物相互作用,權衡利弊做出決擇。由于治療對象存在對藥物反應的個體差異,對其臨床狀況固可做出分析,但對療效和不良反應在用藥前頗難預料。因此,可先用一類藥物,如達到療效而不良反應少,可繼續應用;如療效不滿意,則改用另一類藥物或按合并用藥原則考慮加用另一類藥物;如出現不良反應而不能耐受,則改用其他類藥物。應用某一類藥物達到充分劑量之后,再考慮取舍問題。 1999年10月出版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推薦使用的臨床一線降壓藥物有6大類:即利尿劑、b-阻滯劑、鈣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受體阻滯劑和血管緊張素II受體(AT1)拮抗劑。各種藥物均有各自的優點及本身的局限性,臨床用藥時,應熟習各類藥物的優缺點,以及病人具體情況適當選用。例如利尿劑的降壓作用比較緩和,適用于輕中度高血壓特別老年人高血壓或心力衰竭的患者,但這類藥物可使痛風患者加重且可能影響血糖和血脂代謝。但利尿劑與其他降壓藥物合用時,常取得協同降壓療效,所以臨床上使用利尿劑降壓并不少見。又如新一類降壓藥物血管緊張素II受體(AT1)拮抗劑,是通過競爭性抑制血管緊張素II受體1達到降壓目的,經大型臨床試驗證實這類藥物具有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相當的降壓效果,但可避免后者引起的干咳不良作用。長期服用,改善高血壓癥狀,提高生活質量。但這類藥物也有個別患者服用后有不良反應如頭痛、頭昏等。AT1拮抗劑與其他類降壓藥物合作也可取得協同效果。 至于血壓水平控制到什么程度合適,我國的指南認為高血壓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合適。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5mmHg以下,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也應低于140/90mmHg以下。大型臨床試驗說明血壓是持續作用于人體重要器官的,因此,即使正常血壓者,血壓保持在本人可以耐受的低水平,比起正常血壓高水平者,其心腦血管合并癥也會明顯減少。因為要求更大程度地降低血壓,單降壓藥物常力不能及,聯合用藥則有協同和互補作用,每種藥物劑量也可相應減少避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最好聯合用藥時,品種不要過多,選用長效藥物,這當然還要根據“需要”和“可能”通盤考慮。某些復方降壓制劑在中國還在使用,也是根據中國國情而定的。 總之,高血壓在我國是慢性非傳染疾病中首先應高度重視的疾患,它造成的腦心等合并癥是我國國民死因中的首位。但如果在政府領導下開展社區防治,一定會使高血壓得到有效控制,使心腦血管病發病率、死亡率明顯下降,人民健康水平大大提高。
2015-11-19 13: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