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歲男性原發性高血壓用藥調整咨詢
患者性別:男患者年齡:40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請教楊大夫,我高血壓3年,用科素亞和雙氫(其他藥也試過,什么壽比山,尼福達,蒙諾,副作用明顯,咳嗽,或者控制不好.后來定了這兩種.也用過北京降壓0號,是心率低,55次/分).效果一般,140/96.主要是舒張壓控制不好,后來在父親的建議下,加了康可富馬酸比索洛爾,半片/天.血壓控制得非常好,達到120/80,但是體檢查出心率過低,51次/分.而且,除了跟往年一樣血壓,血糖高(6.51mmol/L)以外,今年血糖還高,6.84mmol/L,而且尿酸也變高了,535umol/L.我個人分析,是不是因為藥物雙氫的原因?它會導致尿酸增高,而且不利于降低血糖.聽說科素亞可以綜合雙氫的副作用,那現在到底應該怎么用藥呢?可以控制尿酸的增高,血糖的增高,以及控制心率??能不能把利尿劑用別的藥替代?還有,康可能不能改為隔天吃半片?現在已經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該怎樣綜合用藥,可以控制住目前糟糕的情勢?另外補充,患者性別男,年齡40,原發性高血壓,體重指數29.01請大夫不吝賜教!不勝感激!!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3病史:請教楊大夫,我高血壓3年,用科素亞和雙氫(其他藥也試過,什么壽比山,尼福達,蒙諾,副作用明顯,咳嗽,或者控制不好.后來定了這兩種.也用過北京降壓0號,是心率低,55次/分).效果一般,140/96.主要是舒張壓控制不好,后來在父親的建議下,加了康可富馬酸比索洛爾,半片/天.血壓控制得非常好,達到120/80,但是體檢查出心率過低,51次/分.而且,除了跟往年一樣血壓,血糖高(6.51mmol/L)以外,今年血糖還高,6.84mmol/L,而且尿酸也變高了,535umol/L.我個人分析,是不是因為藥物雙氫的原因?它會導致尿酸增高,而且不利于降低血糖.聽說科素亞可以綜合雙氫的副作用,那現在到底應該怎么用藥呢?可以控制尿酸的增高,血糖的增高,以及控制心率??能不能把利尿劑用別的藥替代?還有,康可能不能改為隔天吃半片?現在已經不知所措了,不知道該怎樣綜合用藥,可以控制住目前糟糕的情勢?另外補充,患者性別男,年齡40,原發性高血壓,體重指數29.01請大夫不吝賜教!不勝感激!!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40 歲男性患原發性高血壓 3 年,使用科素亞、雙氫及康可富馬酸比索洛爾控制血壓,出現血糖、尿酸升高及心率過低等情況,需調整用藥。包括藥物副作用、血糖尿酸控制、心率調節、替代藥物選擇等。 1. 藥物副作用:雙氫噻嗪類利尿劑可能導致尿酸升高、血糖波動,科素亞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其部分副作用。 2. 血糖控制:可考慮加用二甲雙胍、格列齊特、阿卡波糖等降糖藥物,同時注意飲食和運動。 3. 尿酸控制:調整飲食,減少高嘌呤食物攝入。若尿酸持續升高,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別嘌醇、苯溴馬隆、非布司他等藥物。 4. 心率調節:康可富馬酸比索洛爾可先嘗試減量,如改為隔天半片,密切監測心率。若仍過低,需考慮換藥,如美托洛爾。 5. 替代藥物:可用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替代利尿劑,具體應根據個體情況選擇。 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綜合調整用藥,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尿酸及心率等指標。同時,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024-12-26 04:2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可能是痛風癥,需要到醫院再詳細的檢查一下!!你知道痛風癥這種疾病嗎?原來生活習慣不健康,如酗酒、長期睡眠不足、過分疲勞、不注意飲食等等,都是導致痛風癥的重要原因,而且會轉化為慢性痛風癥,帶來許多令人痛苦的并發癥。另外,痛風癥多發于中年男性,也許是由于工作壓力大、生活忙碌的這一群更容易養成上述有損身體健康的不良生活習慣吧。到現在為止,在醫學上還沒有找到有效根除痛風癥的方法,因此,要避免誘發痛風癥,就要從日常生活做起。痛風癥的類型 痛風癥在華人中本來不是普遍的病癥,只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食物營養過度豐富,導致通風癥的發病率急劇增加。痛風癥的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例約為20:1,也就是說女性很少患病,即使患病也多在絕經之后,或者家族中曾有這種疾病的患者。 痛風癥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 原發性:原發性患者大多發病原因不明,常伴有高血脂癥、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最常見的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多發于下肢的關節。典型的發作是來得很急,患者夜間睡眠時是健康和沒有癥狀的,但到了半夜就突然被腳痛所驚醒,在數小時內關節和周圍的組織都出現紅腫、發熱和疼痛,并可能伴有頭痛、發燒和白細胞增多等癥狀。 繼發性:繼發性患者多由腎病、血液病或服食某些藥物引起。常發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急性或慢性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癥、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和溶血性貧血等。在腎臟患病時,由于腎功能衰竭也可引起尿酸排泄困難而使血液內的尿酸濃度增高;在多種癌癥化療時,細胞內的核酸大量分解也會導致尿酸產生過多。繼發性痛風癥患者患尿道結石的機率也較高,而關節炎癥狀則不太不典型。痛風癥的成因 痛風癥是由人體血液內的尿酸濃度增高而引起的,主要因素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而引發的急性關節炎,會反復發作。這是一種非常普通的疾病,很多中年男性都容易患上此病。原因是男性血液中的尿酸濃度比女性約高1mg/dl,并在四十歲左右達到高峰期。因而男性是這種疾病的主要受害者,而女性患上痛風癥的機會則比較少。當然,也有不少尿酸濃度高的人終身未曾有痛風癥發作。痛風癥的癥狀 痛風癥的癥狀又可分為兩大類,即急性痛風癥和慢性痛風癥: 急性痛風癥:多發生在四十歲左右的男性身上,開始會劇烈作痛,數天之內,就會痛到令人難以忍受。最常疼痛的部位包括手部的大拇指或足部的拇指。疼痛大約在一星期到兩星期內自行消失或經治療痊愈。但仍會留下發炎后皮膚色澤改變的現象。大多數患者會在數月或數年后復發,通常都在原來發病的部位,并且頻頻發作,越來越嚴重。嚴重者會累及其他關節,引起慢性關節炎或關節畸形,成為慢性痛風癥。 慢性痛風癥:喜歡飲酒、睡眠不足或生活不正常的人,就容易患上慢性痛風癥,并屢屢發作。患者手指或腳趾的曲伸出現困難,在關節的左右兩邊,會出現小粒塊狀,這被稱為痛風石。痛風石有時小如芝麻,有時大如雞蛋,常生于手指、腳趾、手肘、腳肘、前臂后部和耳輪等。痛風癥的治療方法 不論是原發性痛風癥還是繼發性痛風癥,除了少數因為血液腫瘤和藥物使用而導致的病例外,大多是病因不明的,所以到現在為止,也還沒有根治的方法。 急性痛風癥發作時,患者應臥床休息,抬高受累的肢體,讓關節痛楚緩解,三日后可恢復活動。同時應及早服食藥物,使痛楚和癥狀迅速緩解。 慢性痛風癥的治療方法在于注意日常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為了預防痛風的急性發作,防止并發癥的發生,應該控制飲食,避免進食高嘌呤的食物。肥胖者應減輕體重,以緩解病情。多喝水以便尿酸排出,盡量避免過度疲勞、緊張、受冷、受濕、關節勞損和飲酒等誘發痛風癥的因素。控制痛風癥病情的原理 痛風癥是由高尿酸引起的,因此尿酸的控制對患者來說非常重要。那么人體內的尿酸從哪里來呢? 人體內的尿酸來自兩方面,可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的尿酸是從體內的氨基酸、磷酸核糖和其他物質合成而來,或者由核酸分解代謝而來。外源性尿酸則是由食物的細胞核中的核苷酸分解而來。尿酸濃度高的病人,內源性的代謝障礙是比較重要的致病因素。 尿酸的正常指標:一個正常人每天產生的尿酸約為750毫克,排出500-1000毫克,約2/3經由小便排出,1/3經由腸道排出。 血液中的尿酸濃度:男性平均為5.7mg/dl,女性為4.3mg/dl。痛風癥的飲食控制痛風癥患者不宜進食的食物:動物的內臟(肝、腎、腦、心、骨、骨髓)、魚卵、海鮮、冬筍、扁豆、菠菜和香菇。原因:內含高嘌呤,容易導致痛風癥;含難以溶解的草酸鈣。痛風癥患者適宜多吃的食物:胡蘿卜、芹菜、番茄、山芋、芋艿、蔬菜、水果、面粉和面包。原因:能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以及防止尿酸結石的形成。其他方面:包括多喝水、多飲堿性飲料(蘇打水)。原因:能沖淡血液中的尿酸含量,以利尿酸的排出。痛風癥發作時,躺臥可以減輕癥狀
2015-11-20 02: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高壓高,說明血管壁彈性差,首先飲食很重要:低脂低鹽飲食,忌動物內臟,多吃蔬菜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等,適當的鍛煉步行,按摩或自我按摩:按揉風池,太陽及耳穴,抹額及掐內關,神門,合谷,足三里,可助降壓和消除癥狀,太極拳等.服用:卡托普利片(依拉普利換上),阿司匹林緩釋片,丹參片,定時服
2015-11-19 23: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原發性高血壓? 在絕大多數患者中,高血壓的病因不明,稱之為原發性高血壓(primary hypertension),占總高血壓患者的95%以上。不同地區、種族及年齡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不同。工業化國家較發展中國家高,同一國家不同種族之間也有差異,例如美國黑人的高血壓約為白人的兩倍。血壓水平隨年齡而增高,尤其是收縮期高血壓,老年人較為常見。50年代以來我國進行的三次普查結果顯示,原發性高血壓患病率1959年為5.11%,1979年為 7.73qb.1991年為11.88%,呈明顯上升趨勢,推算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約一億人,但與西方國家相比(平均15%~20%),我國高血壓患病率仍較低。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還顯示,患病率城市高于農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數民族地區患病率較高。男女兩性高血壓患病率差別不大,青年期男性略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稍高于男性。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