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 38 歲,多種癥狀,病因是何?
性別:男年齡:38我的頸椎不大好,但也就是有時輕微的酸痛感,其他也沒什么癥狀,第五腰椎和第一脊椎的間隙略微狹窄,彎腰有時有點酸痛感,臀部上方出現短暫的發燙感,出現兩三次就不再出現了。小腿兩側有時肌肉會出現無痛跳動感,腳底輕微發麻感,經過推拿理療后癥狀基本消失。但今年2月初伏案睡覺或晚上睡覺醒來兩手掌下側包括無名指和小手指有麻木感,稍做活動即可消失。后來兩個腋窩外側肌肉有點酸痛,腋窩內沒有酸痛的感覺,現在兩個肘關節內側和兩個膝關節內側都有輕微的刺痛感。請問是頸椎和腰椎壓迫神經造成的還是可能是其他什么情況引起的?會不會是骶神經炎引起的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該男性出現的一系列癥狀,可能由頸椎和腰椎病變、神經炎癥、局部肌肉勞損、血液循環問題、內分泌紊亂等因素引起。 1. 頸椎和腰椎病變:頸椎不好和腰椎間隙狹窄可能壓迫神經,導致手部麻木、下肢感覺異常等癥狀。長期不良姿勢、外傷等都可能引發。 2. 神經炎癥:如骶神經炎,可引起臀部上方發燙、下肢感覺異常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能是誘因。 3. 局部肌肉勞損:長期伏案工作或過度勞累,易導致肌肉勞損,出現關節內側刺痛、酸痛等。 4. 血液循環問題:血管狹窄、血液黏稠等影響血液循環,可導致肢體麻木、感覺異常。 5. 內分泌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影響神經功能,產生相關癥狀。 鑒于多種可能的病因,建議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如頸椎和腰椎的磁共振成像、神經電生理檢查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2-25 19: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頸椎不大好,但也就是有時輕微的酸痛感,可以飯后口服骨刺平片,甲鈷胺片,氯唑沙宗片,云南白藥,以及消炎鎮痛藥奧沙普秦。同時要注意休息。詳細情況請你咨詢當地醫師。必要時手術治療。你好,可以做如下治療。(一)牽引1.適應證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段性不穩者不宜采用。2.頸椎牽引的方法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采取坐位或臥位,為了方便,多取穩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2)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采用仰臥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牽引2小時后休息15分鐘,然后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松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中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于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對于脊髓型頸椎病,傳統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嚴禁旋扳手法。2.方法頸椎病的推拿手法應剛柔結合,切忌粗暴,常用手法程序如: (1)在頸背部反復作掌揉、探法和一指禪推法,然后在頸肩部的督脈、手三陽經的部分俞穴如風池、風府、肩內俞、肩井、天宗、缺盆等穴作點、壓或拿法,再在斜方肌與提肩胛肌處行彈撥法。若為神經根型,手法治療應包括肩、肘、手的主要穴位;若為椎動脈型,應包括頭、臉部的百會、太陽等穴位。接著用旋扳手法。最后以抹法、叩擊、拍法作結束。 (2)施行旋扳手法時,先囑患者向一側旋轉頸部,施術者兩手分別置于病人的下枕部和枕后部順勢同時稍用力旋轉頭頸。此時必須注意:1)旋轉角度不可過大。2)不可片面追求旋頸時可能發出的"咔嗒"聲。3)脊髓型及椎動脈型頸椎病不作旋扳手法。 (三)理療理療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放松痙攣肌肉,緩解癥狀。方法可選用高頻(微波、超短波)、低中頻電療(如TENS,間動電療,電腦中頻)、超聲波、磁療等。(四)運動療法1.運動療法的作用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松性運動,活躍頸椎區域血液循環,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松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癥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作。 2.適應證和禁忌證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五)神經阻滯療法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藥,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藥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常于第一次阻滯治療后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六)藥物治療頸椎病癥狀顯著時常用藥物作輔助治療以促進癥狀緩解,常用藥物有解痙鎮痛藥、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神經營養藥及血管擴張藥等。中藥也常應用。 (七)心理治療(八)日常生活活動指導1.枕頭與睡眠:枕頭中央應略凹進,高度為12~16cm,頸部應枕在枕頭上,不能懸空,使頭部保持略后仰。習慣側臥位者,應將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也不要長時間將雙手放在頭上方。2.避免做頸部過伸過屈活動: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在洗臉、刷牙、飲水、寫字時,要避免頸部過伸過屈活動。3.某些日常活動應該停止:在患病期間,應停止做某些過度活動頸椎的活動,如擦高處的玻璃。
2015-11-20 13:2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你好,像你這種情況,就是由于頸椎和腰椎壓迫神經導致的,建議多注意休息,不喲啊長時間的保持一個體位,可以用點頸復康以及腰痛寧等藥物進行治療
2015-11-20 11: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應該是頸椎壓迫神經造成的。我建議您堅持理療一段時間,那樣癥狀會好轉很多。您這種情況需要長期堅持治療。
2015-11-20 09: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兩手掌下側包括無名指和小手指有麻木感可能是頸椎神經壓迫引起,膝關節內側都有輕微的刺痛感可能是腰椎壓迫導致的。盡快去查個頸椎、腰椎X線檢查,明確病因。頸椎病治療:1.手法按摩推拿療法這是中醫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方法,也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2.頸椎牽引療法3.理療4.溫熱敷5.藥物治療。
2015-11-19 18: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