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狹窄患者腎上腺素低的相關疑問
腎動脈狹窄患者,腎上腺素是高還腎動脈狹窄患者,腎上腺素是高還是低,是不是要用介入方式在腎臟靜脈處再抽血檢查來確定是這樣的,我叫雷芳,女,22歲,已經造影兩次都是在腎門處的一個三叉處狹窄90%,血壓一直在180左右,醫生不建議用介入手術,采用外科把腎臟切下來,然后劃開,然后把狹窄的地方找出來,切除,然后再接上原位,看能不能接起,如果不能接起,在用自己腿上的靜脈來代替,再把腎臟放回去,如果腎不能使用了,就只有把腎切除了,現在醫生叫我先查腎素,我查了,去甲腎上腺素是正常的,但是腎上腺素太低,小于50,醫生又叫我去做介入在腎臟的靜脈處取血再進行化驗,如果腎上腺素還是低的話就沒有做手術的必要,說明我的高血壓不是由腎動脈狹窄引起的,我希望醫生幫我詮釋一下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腎動脈狹窄患者出現腎上腺素低的情況較為復雜,涉及多種因素,如腎動脈狹窄程度、腎臟功能、內分泌系統調節、其他疾病影響以及檢測誤差等。 1.腎動脈狹窄程度:狹窄嚴重可能影響腎臟血流,導致腎上腺素分泌異常。若狹窄達 90%,對腎上腺素產生的影響較大。 2.腎臟功能:腎臟除了排泄代謝廢物,還參與內分泌調節。腎動脈狹窄影響腎臟功能,可能干擾腎上腺素的合成與釋放。 3.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內分泌系統相互關聯,其他激素水平的變化或調節失衡,也可能間接影響腎上腺素的分泌。 4.其他疾病影響:患者可能同時存在其他影響腎上腺素分泌的疾病,如某些內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5.檢測誤差:檢測過程中的樣本采集、保存、檢測方法等環節都可能導致結果出現偏差。 總之,對于腎動脈狹窄患者腎上腺素低的情況,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分析和判斷。醫生建議進一步介入檢查以明確原因是合理的,有助于確定高血壓的病因和制定后續治療方案。
2024-12-25 22:2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腎動脈狹窄stenosisofrenalartery引起的腎性高血壓,約占高血壓病人的5%-10%.腎動脈狹窄的原因常見為動脈粥樣硬化,多發性大動脈炎和腎動脈肌纖維增生癥.前者多見于老年人,后二者常見于青年人,尤其是女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多位于腎動脈起始部或近端1/3.粥樣斑塊狹窄多呈偏心性,較大斑塊突入管腔可表現為充盈缺損,狹窄段后可出現梭形擴張.腹主動脈常同時可見迂曲,延長,擴張及狹窄等動脈硬化的表現.腎動脈肌纖維增生癥:腎動脈狹窄多位于中或遠端1/3,呈長或短段向心性狹窄,常伴有狹窄后擴張,典型者因多發節段性狹窄使腎動脈呈串珠狀表現.主動脈或其他動脈無狹窄及擴張等異常表現.多發性大動脈炎:狹窄多位于腎動脈起始段,狹窄段光滑呈管狀,常伴有狹窄后擴張,腹主動脈,骼總動脈或胸主動脈同時有狹窄與擴張相間,甚至動脈瘤擴張表現.2.B超表現:作為篩選有無缺血性腎萎縮有一定意義.缺血腎體積小,但形態及內部回聲正常.彩超可顯示腎動脈狹窄,但因腎動脈較小,常顯示不太清楚,容易誤診.3.CT表現:作為篩選檢查除清楚顯示腎大小及輪廓外,動態增強掃描早期有時可見腎皮質邊緣強化,提示有腎缺血后腎包膜側支循環供血現象.4.MR表現:從冠狀和矢狀位可顯示缺血性腎萎縮的全貌,其內部皮髓質分界清楚,有時可顯示狹窄的腎動脈,確診仍需依靠血管造影.
2015-11-20 18:4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動脈狹窄的患者,腎上腺素一般都是高的,不必通過介入抽血,抽外周血就能明確腎上腺素高低了.通過B超可以看出腎動脈狹窄,但是通過介入手術放入支架,可以治療腎動脈狹窄.首先選擇性腎動脈造影,投照位選擇前后位.支架置入后造影了解結果和有無血管并發癥如夾層的發生.支架植入后的成功標準為置入術后狹窄小于百分之三十.一般通過內科治療降壓的效果不理想.
2015-11-20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1.血管造影:是確診腎動脈狹窄的唯一方法.不同病因的狹窄,造影表現可有一定差異.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多位于腎動脈起始部或近端1/3.粥樣斑塊狹窄多呈偏心性,較大斑塊突入管腔可表現為充盈缺損,狹窄段后可出現梭形擴張.腹主動脈常同時可見迂曲,延長,擴張及狹窄等動脈硬化的表現.腎動脈肌纖維增生癥:腎動脈狹窄多位于中或遠端1/3,呈長或短段向心性狹窄,常伴有狹窄后擴張,典型者因多發節段性狹窄使腎動脈呈串珠狀表現.主動脈或其他動脈無狹窄及擴張等異常表現.多發性大動脈炎:狹窄多位于腎動脈起始段,狹窄段光滑呈管狀,常伴有狹窄后擴張,腹主動脈,骼總動脈或胸主動脈同時有狹窄與擴張相間,甚至動脈瘤擴張表現.2.B超表現:作為篩選有無缺血性腎萎縮有一定意義.缺血腎體積小,但形態及內部回聲正常.彩超可顯示腎動脈狹窄,但因腎動脈較小,常顯示不太清楚,容易誤診.
2015-11-20 08: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如果是腎動脈的狹窄的話,這樣的話,你的血壓肯定回增高的,所以的話,由于反射調節的話,那么你是應該腎上腺素分泌減少才對的,所以應該是降低的,這個檢測的話通過抽靜脈血就足夠了,不需要取腎靜脈的血的,這個疾病的話是需要通過手術治療的,不能保守治療的
2015-11-20 02: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renal arterial stenosis,RAS)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單側或雙側腎動脈主干或分支狹窄(≥50%)。一般來說,腎動脈狹窄>50%時,才會影響腎臟的血液灌流;>70%時則會明顯減少腎血流量。腎動脈狹窄引起腎缺血,可導致兩種嚴重后果:腎血管性高血壓(RVH)和慢性缺血性腎病(CIRD)。所謂慢性缺血性腎病,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前的大、中、小動脈狹窄或阻塞(≥60%),腎血流動力學顯著改變而致腎小球濾過率(GRF)減低、腎功能不全的慢性腎臟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性腎動脈狡窄(ARAS)大多為彌漫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全身表現之一(心、腦、腎血管均可受累),約占80%一85%,僅局限于腎動脈的粥樣硬化只約占15%~2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