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什么?有何表現?
什么是白內障?有哪些表現?主要癥狀:眼睛酸疼眼珠飯白發病時間:幾年前‘至現在想得到怎樣的幫助:什么是白內障?有哪些表現?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白內障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晶狀體混濁導致的。其表現多樣,如視力下降、對比敏感度下降、屈光改變、單眼復視或多視、眩光等。 1. 視力下降:這是白內障最常見的癥狀,患者會逐漸感到視物模糊,看東西像隔著一層霧。 2. 對比敏感度下降:難以分辨物體的細節和顏色的對比度。 3. 屈光改變:原有屈光狀態發生改變,如近視度數加深或老花減輕。 4. 單眼復視或多視:一個物體看成多個。 5. 眩光:在強光下視力更差,出現刺眼和不適感。 白內障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早期可通過藥物延緩病情進展,如吡諾克辛滴眼液、芐達賴氨酸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但手術是治療白內障的主要方法。建議前往正規醫院的眼科就診,以便獲得準確的診斷和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4-12-26 03: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白內障又稱晶狀體渾濁,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形成混濁.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白內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漸形成,多為遺傳性疾病,有內生性與外生性兩類,內生性者與胎兒發育障礙有關,外生性者是母體或胎兒的全身病變對晶狀體造成損害所致.先天性白內障分為前極白內障,后極白內障,繞核性白內障及全白內障.前兩者無需治療,后兩者需行手術治療.后天性白內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營養代謝異常,中毒,變性及外傷等原因所致的晶狀體混濁.又分為6種:①老年性白內障.最常見.多見于40歲以上,且隨年齡白內障增長而增多,病因與老年人代謝緩慢發生退行性病變有關,也有人認為與日光長期照射,內分泌紊亂,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根據初發混濁的位置可分為核性與皮質性兩大類,視力障礙與混濁所在的部位及密度有關,后皮質及核混濁較早地影響視力,治療以手術為主,術后可配戴接觸眼鏡,也可手術同時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②并發性白內障(并發于其他眼病).③外傷性白內障.④代謝性白內障(因內分泌功能不全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內障).⑤放射性白內障(與X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有關).⑥藥物及中毒性白內障.若不及時治療,晶狀體中的白化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完全變模糊,晶狀體核解體,使視力完全喪失.白內障的主要癥狀是視力障礙,它與晶狀體渾濁程度和部位有關.嚴重的白內障可致盲.白內障按病因分為年齡相關性(老年性),外傷性,并發性,代謝性,中毒性,輻射性,發育性和后發性白內障等.主要癥狀:視物模糊,可有怕光,看物體顏色較暗或呈黃色,甚至復視(雙影)及看物體變形等癥狀.癥狀分類:晶體由晶體囊,晶體上皮及蛋白含量豐富的晶體纖維組成.正常的晶體是透明的,無血管,其營養主要來自房水.當各種原因引起房水成分和晶體囊滲透性改變及代謝紊亂時,晶體蛋白變性,水腫,纖維之間出現水裂,空泡,上皮細胞增生,此時晶體由透明變為混濁.不論晶體混濁的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影響視力,均可稱做白內障.但在流行病學調查中,也有將視力下降至0.7以下的晶體混濁才歸入白內障的.白內障可以按病因,發生年齡,發展速度,晶體混濁程度和部位進行分類1.根據病因:外傷性,老年性,并發性,藥物及中毒性等;2.根據發生年齡:先天性,嬰兒性,青年性,成年性,老年性;3.根據晶體混濁程度:未成熟期,膨脹期,成熟期,過熟期;4.根據發展速度:靜止性,進行性;5.根據混濁部位:核性,皮質性,囊性,囊下;6.根據混濁的形態:板層狀,冠狀,點狀及其他形態;通常將白內障分為老年性,并發性,先天性,外傷性,代謝性,藥物及中毒性,后發性等幾大類型.
2015-11-20 17: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晶狀體混濁稱為白內障.老化,遺傳,代謝異常,外傷,輻射,中毒和局部營養不良等可引起晶狀體囊膜損傷,使其滲透性增加,喪失屏障作用,或導致晶狀體代謝紊亂,使晶狀體蛋白發生變性,形成混濁. 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白內障多在出生前后即已存在,小部分在出生后逐漸形成,多為遺傳性疾病,有內生性與外生性兩類,內生性者與胎兒發育障礙有關,外生性者是母體或胎兒的全身病變對晶狀體造成損害所致.先天性白內障分為前極白內障,后極白內障,繞核性白內障及全白內障.前兩者無需治療,后兩者需行手術治療.后天性白內障是出生后因全身疾病或局部眼病,營養代謝異常,中毒,變性及外傷等原因所致的晶狀體混濁.又分為6種:①老年性白內障.最常見.多見于40歲以上,且隨年齡白內障增長而增多,病因與老年人代謝緩慢發生退行性病變有關,也有人認為與日光長期照射,內分泌紊亂,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根據初發混濁的位置可分為核性與皮質性兩大類,視力障礙與混濁所在的部位及密度有關,后皮質及核混濁較早地影響視力,治療以手術為主,術后可配戴接觸眼鏡,也可手術同時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②并發性白內障(并發于其他眼病).③外傷性白內障.④代謝性白內障(因內分泌功能不全所致,如糖尿病性白內障).⑤放射性白內障(與X射線,β射線,γ射線等有關).⑥藥物及中毒性白內障.若不及時治療,晶狀體中的白化會越來越嚴重,最終完全變模糊,晶狀體核解體,使視力完全喪失.主要癥狀:視物模糊,可有怕光,看物體顏色較暗或呈黃色,甚至復視(雙影)及看物體變形等癥狀.
2015-11-20 15: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晶狀體混濁并影響視力時稱為白內障.白內障表現為漸進性和無痛性視力下降.多數白內障查不出病因,有時暴露于X線或強烈陽光,炎性眼病,某些藥物(如皮質類固醇)可以引起白內障.此外白內障也可以是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的并發癥.白內障多見于老年人,但有新生兒出生即有白內障者(先天性白內障).癥狀因為進入眼內的光線必須經過晶狀體,若晶狀體阻擋入眼光線,或使入眼光線偏曲,擴散均可影響視力.視力受影響程度則取決于晶狀體混濁的部位和密度(白內障成熟程度).在明亮光線下,瞳孔縮小,眼睛的光通道變窄,白內障更容易阻擋入眼光線.因此,許多白內障患者在明亮光線下視力更差.而且光線周圍出現暈圈,眩光和散射光.當白內障患者從暗處進入明亮環境時,或在明亮的燈下閱讀時視力模糊特別明顯.同時患有青光眼和白內障的患者,在滴用縮瞳藥后因瞳孔縮小,視力也會明顯下降.
2015-11-20 12: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凡是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導致白內障.白內障癥狀是:視力進行性減退有時在光亮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固定的黑點.皮質性白內障以晶體皮質灰白色混濁為主要特征.核性白內障晶體混濁多從胚胎核開始逐漸擴展至成人核早期呈黃色隨著混濁加重色澤漸加深如深黃色深棕黃色核的密度增大屈光指數增加.后囊下白內障因混濁位于視軸區早期即影響視力.你最好是去醫院檢查下,即使不是白內障也是其他的眼科疾病.白內障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不用擔心!
2015-11-20 07: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