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肝內膽管結石患者若病情穩定,飲食方面需特別注意。包括控制脂肪攝入、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規律飲食、補充水分等。豆漿和蛋黃可以適量食用。 1.控制脂肪攝入:減少動物油、肥肉等高脂肪食物,以防膽汁分泌過多,加重病情。 2.避免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蟹黃等,以免膽固醇結晶形成結石。 3.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吃蔬菜、水果,促進腸道蠕動,利于膽汁排泄。 4.規律飲食: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減少膽囊收縮紊亂的風險。 5.補充水分:每天保證充足的飲水量,有助于稀釋膽汁,預防結石增大。 6.適量食用豆漿和蛋黃:豆漿富含蛋白質和營養,蛋黃雖膽固醇含量較高,但適量食用一般影響不大。 總之,肝內膽管結石患者要注重飲食調理,定期復查,若有不適及時就醫。
2024-12-26 17: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肝內膽管結石兩年結石都保持原狀應注意飲食衛生,不能暴飲暴食,晚餐不宜進食過多油膩食品,不要生食海鮮和飲酒.如果有右上腹劇烈疼痛,畏寒,發熱,或者皮膚,眼睛出現黃色時,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治療,以免因急性膽囊炎或急性膽管炎發作,延誤治療時機而危及生命安全.長期藥物治療后效果不明顯,病人感到癥狀加重影響日常生活,此時手術是唯一有效的選擇.
2015-11-20 22:2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膽管結石是指肝內外膽管內有結石形成,是最常見的膽道系統疾病. 結石阻塞膽管引起膽汁淤滯,繼發細菌感染而導致急性膽管炎發生.膽管反復炎癥可造成局部管壁增厚或疤痕性狹窄,而膽管炎癥和狹窄又可以促進結石形成.膽管狹窄近端被動擴張,內壓增高.臨床上病人常出現右上腹絞痛,發冷發熱,黃疸夏科氏(charcot)三聯征.感染嚴重可出現休克和精神異常(Reynokds五聯征),癥狀反復久之出現膽汁性肝硬化,繼而出現門靜脈高壓癥. 膽管結石分為原發性膽管結石和繼發性膽管結石,原發性膽管結石系指在膽管內形成的結石,主要為膽色素結石或混合性結石.繼發性膽管結石為膽囊結石排至膽總管者,主要為膽固醇結石.根據結石所在部位分為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多位于膽總管下端;肝內膽管結石可廣泛分布于兩葉肝內膽管,或局限于某葉膽管,其中以左外葉和右后葉多見.臨床特點 1,發病年齡30-50歲; 2,上腹部疼痛,可能為典型膽絞痛或持續性脹痛,有的病人疼痛不明顯,而寒戰發熱非常厲害,周期發作; 3,可有長期的膽道病史,或伴有寒戰發熱,黃疸的急性膽管炎史; 4,患側肝區及下胸部有經常性疼痛不適,常放射至背,肩部; 5,一側肝管梗阻時,可無黃疸或黃疸甚輕; 6,合并有重癥膽管炎時,全身情況比較嚴重,且急性發作后恢復較慢; 7,檢查時,肝區壓痛和叩擊痛明顯,肝臟呈不對稱性腫大并有壓痛; 8,全身狀況受影響明顯,90%病人有低蛋白血癥,1/3病人有明顯貧血; 9,晚期有肝,脾腫大及門脈高壓表現.治療方案 肝外膽管結石的治療肝外膽管結石現仍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治療的原則是:①術中盡可能取盡結石;②解除膽道狹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③術后保持膽汁引流通暢,預防膽石再發.常用手術方法有以下幾種: 1,膽總管切開取石加T管引流術:適用于單純膽管結石,膽管上,下端通暢,無狹窄或其他病變者.若伴有膽囊結石和膽囊炎,可同時行膽囊切除術.有條件者可采用術中膽管造影,B超檢查或纖維膽道鏡檢查,有助于減少膽石殘留率.如非手術療法不成功,癥狀反復發作或加重,則需手術治療. 2,膽腸吻合術:亦稱膽腸內引流術.適用于①膽總管擴張≥2.5cm,下端有炎性狹窄等梗阻性病變,且難以用手術方法解除者,但上段膽管必須通暢無狹窄;②結石呈泥沙樣不易取盡,有結石殘留或結石復發者,常用的是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 3,Oddi括約肌成形術:適應證同膽腸吻合術,特別是膽總管擴張程度較輕而不適于行膽腸吻合術者. 4,經內鏡下括約肌切開取石術:適用于膽石嵌頓于壺腹部和膽總管下端良性狹窄,尤其是已行膽囊切除的病人.其成功率可達90%,死亡率僅1.0%~1.5%.但如膽管內結石數超過5個,結石大于1cm或狹窄段過長者,本術式效果差,宜行開腹手術.其禁忌證為①已形BillrlthⅡ式胃空腸吻合術者;②有出血傾向和凝血功能障礙者;③近期內發作過胰腺炎者;④乳頭區及附近有十二指腸憩室者.圍手術期處理:一般來說,對膽管結石宜行擇期性手術治療.如合并感染宜先用抗生素等非手術治療,待控制后再行擇期手術.如感染不能控制,病情繼續惡化,則應及時采用手術治療.由于肝外膽管結石老年人發病率較高,術前應注意心,肺,腎,糖尿病等并存病的治療,爭取在病人最佳狀態時施行手術.術前應糾正水,電解技及酸堿平衡紊亂;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及使用大劑量維生素等護肝治療,對黃疸和凝血機制障礙的病人應注射維生素K.對某些病人,特別是曾經發生過膽源性休克者,術前應常規使用有效的廣譜抗生素和激素.手術后應注意水電解技和酸堿平衡,對膽汁引流量較大者應注意低鎂血癥;保證T管通暢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維持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防止各種并發癥. (2)肝內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病因復雜,但與肝內感染,膽汁淤滯,膽道蛔蟲等因素有關.肝內膽管結石常合并肝外膽管結石,除具有肝外膽管結石的病理改變外,還有: ①肝內膽管狹窄:肝總管上段及1~2級肝管狹窄常見,狹窄近端膽管擴張,擴張膽管可呈囊狀,圓筒狀,紡錘狀,甚至呈啞鈴狀,其內充滿色素性結石及膽泥;②膽管炎:主要表現為慢性增生發生或慢性肉芽腫性膽管炎,在此基礎上易并發急性感染而發生急性化膿性膽管炎;③肝膽管癌:膽管長期受結石,炎癥及膽汁中致癌物質的刺激,可發生癌變.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表現合并肝外膽管結石時,其臨床表現與肝外膽管結石相似.未合并肝外膽管結石者,可多年無癥狀或僅有肝區和胸背部脹痛不適.如發生梗阻和繼發感染則出現寒戰或高熱,甚至出現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表現.除非雙側膽管均有梗阻或膽汁性肝硬化晚期,肝內膽管結石一般不會發生明顯黃疸.肝內膽管結石并發感染時易引起膽源性肝膿腫,肝膿腫可向膈下穿破,并可進一步穿破膈肌和肺形成膽管支氣管瘺,咳吐黃色味苦的膽汁樣痰液.晚期發生膽汁性肝硬化,可引起門靜脈高壓癥.對病史較長,近期內頻繁發作膽管炎,伴進行性黃疸,腹痛及發熱難以控制,以及消瘦等癥狀時,特別是年齡在50歲以上者,應懷疑合并肝膽管癌的可能.主要表現為肝呈不對稱性腫大,肝區有壓痛及叩擊痛.合并感染和并發癥時,則出現相應體征.
2015-11-20 21: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膽管結石是指肝內外膽管內有結石形成,是最常見的膽道系統疾病. 結石阻塞膽管引起膽汁淤滯,繼發細菌感染而導致急性膽管炎發生.膽管反復炎癥可造成局部管壁增厚或疤痕性狹窄,而膽管炎癥和狹窄又可以促進結石形成.膽管狹窄近端被動擴張,內壓增高.臨床上病人常出現右上腹絞痛,發冷發熱,黃疸夏科氏(charcot)三聯征.感染嚴重可出現休克和精神異常(Reynokds五聯征),癥狀反復久之出現膽汁性肝硬化,繼而出現門靜脈高壓癥. 膽管結石分為原發性膽管結石和繼發性膽管結石,原發性膽管結石系指在膽管內形成的結石,主要為膽色素結石或混合性結石.繼發性膽管結石為膽囊結石排至膽總管者,主要為膽固醇結石.根據結石所在部位分為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多位于膽總管下端;肝內膽管結石可廣泛分布于兩葉肝內膽管,或局限于某葉膽管,其中以左外葉和右后葉多見. 肝外膽管結石的治療肝外膽管結石現仍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治療的原則是:①術中盡可能取盡結石;②解除膽道狹窄和梗阻,去除感染病灶;③術后保持膽汁引流通暢,預防膽石再發.常用手術方法有以下幾種: 1,膽總管切開取石加T管引流術:適用于單純膽管結石,膽管上,下端通暢,無狹窄或其他病變者.若伴有膽囊結石和膽囊炎,可同時行膽囊切除術.有條件者可采用術中膽管造影,B超檢查或纖維膽道鏡檢查,有助于減少膽石殘留率.如非手術療法不成功,癥狀反復發作或加重,則需手術治療. 2,膽腸吻合術:亦稱膽腸內引流術.適用于①膽總管擴張≥2.5cm,下端有炎性狹窄等梗阻性病變,且難以用手術方法解除者,但上段膽管必須通暢無狹窄;②結石呈泥沙樣不易取盡,有結石殘留或結石復發者,常用的是膽管空腸Roux-en-Y吻合術. 3,Oddi括約肌成形術:適應證同膽腸吻合術,特別是膽總管擴張程度較輕而不適于行膽腸吻合術者. 4,經內鏡下括約肌切開取石術:適用于膽石嵌頓于壺腹部和膽總管下端良性狹窄,尤其是已行膽囊切除的病人.其成功率可達90%,死亡率僅1.0%~1.5%.但如膽管內結石數超過5個,結石大于1cm或狹窄段過長者,本術式效果差,宜行開腹手術.其禁忌證為①已形BillrlthⅡ式胃空腸吻合術者;②有出血傾向和凝血功能障礙者;③近期內發作過胰腺炎者;④乳頭區及附近有十二指腸憩室者.圍手術期處理:一般來說,對膽管結石宜行擇期性手術治療.如合并感染宜先用抗生素等非手術治療,待控制后再行擇期手術.如感染不能控制,病情繼續惡化,則應及時采用手術治療.由于肝外膽管結石老年人發病率較高,術前應注意心,肺,腎,糖尿病等并存病的治療,爭取在病人最佳狀態時施行手術.術前應糾正水,電解技及酸堿平衡紊亂;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及使用大劑量維生素等護肝治療,對黃疸和凝血機制障礙的病人應注射維生素K.對某些病人,特別是曾經發生過膽源性休克者,術前應常規使用有效的廣譜抗生素和激素.手術后應注意水電解技和酸堿平衡,對膽汁引流量較大者應注意低鎂血癥;保證T管通暢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維持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防止各種并發癥. (2)肝內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病因復雜,但與肝內感染,膽汁淤滯,膽道蛔蟲等因素有關.肝內膽管結石常合并肝外膽管結石,除具有肝外膽管結石的病理改變外,還有: ①肝內膽管狹窄:肝總管上段及1~2級肝管狹窄常見,狹窄近端膽管擴張,擴張膽管可呈囊狀,圓筒狀,紡錘狀,甚至呈啞鈴狀,其內充滿色素性結石及膽泥;②膽管炎:主要表現為慢性增生發生或慢性肉芽腫性膽管炎,在此基礎上易并發急性感染而發生急性化膿性膽管炎;③肝膽管癌:膽管長期受結石,炎癥及膽汁中致癌物質的刺激,可發生癌變.肝內膽管結石的臨床表現合并肝外膽管結石時,其臨床表現與肝外膽管結石相似.未合并肝外膽管結石者,可多年無癥狀或僅有肝區和胸背部脹痛不適.如發生梗阻和繼發感染則出現寒戰或高熱,甚至出現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表現.除非雙側膽管均有梗阻或膽汁性肝硬化晚期,肝內膽管結石一般不會發生明顯黃疸.肝內膽管結石并發感染時易引起膽源性肝膿腫,肝膿腫可向膈下穿破,并可進一步穿破膈肌和肺形成膽管支氣管瘺,咳吐黃色味苦的膽汁樣痰液.晚期發生膽汁性肝硬化,可引起門靜脈高壓癥.對病史較長,近期內頻繁發作膽管炎,伴進行性黃疸,腹痛及發熱難以控制,以及消瘦等癥狀時,特別是年齡在50歲以上者,應懷疑合并肝膽管癌的可能.主要表現為肝呈不對稱性腫大,肝區有壓痛及叩擊痛.合并感染和并發癥時,則出現相應體征.
2015-11-20 11: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