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患格林巴利綜合癥能治好嗎
我父親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有3年多了。這一次不小心摔了一下。首先是腳開始慢慢麻木,再到手開始麻。腳就不能動了。經醫(yī)生診斷是格林巴利綜合癥。(8月4日上午摔到臀部下午開始腳麻。6號腳就不能走了。7號手開始麻。到了8號就不能翻身。)10號開始上呼吸功能減弱,痰開始增多。到了8月18號下午2點30開始插喉管。(已經是肺部感染,無力呼吸)現在在用呼吸機幫助呼吸,免疫球蛋白每天用8支,已經用了4天好像都沒什么用。格林巴利綜合癥,糖尿病,高血壓,肺部感染這幾個病都有,請問醫(yī)生像我這樣的病還能治療好嗎?又該如何治療才有效????救救我這善良,可憐的父親吧。第一次問題補充:(2007-8-2223:55:36)肺部感染,無力呼吸.還有可能脫下呼吸機自己呼吸嗎?可以的話又幾時才可以自行呼吸?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格林巴利綜合癥是一種急性炎癥性周圍神經病,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患此病治療有一定難度,但并非完全無法治愈。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支持治療等。同時要積極控制肺部感染。能否治愈取決于多種因素,如病情嚴重程度、治療及時性和有效性、患者自身身體狀況等。 1. 疾病原理:格林巴利綜合癥是由于免疫系統(tǒng)錯誤攻擊周圍神經,導致神經傳導功能障礙。糖尿病和高血壓會影響血管和代謝,增加治療難度。 2. 治療方法:使用免疫球蛋白調節(jié)免疫;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如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促進神經修復;控制肺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阿莫西林等。 3. 支持治療:包括呼吸機輔助呼吸、營養(yǎng)支持、康復訓練等。 4. 病情監(jiān)測:密切觀察患者的癥狀變化、生命體征,定期進行神經功能評估。 5. 患者自身:患者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程度也很重要。 總之,雖然病情復雜,但通過綜合治療和精心護理,部分患者可以逐漸恢復。需要醫(yī)患共同努力,爭取較好的治療效果。
2024-12-26 23: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婦產科
-
可以的,但是格林巴黎綜合癥是一組肌肉麻痹癥候群,發(fā)病的時候會比較危險。特別是嬰幼兒和年老體弱者,個體差異非常大。此病一旦發(fā)現需要及時住院治療觀察的,而且因為一旦呼吸肌麻痹是致命的。所以要到條件比較好的醫(yī)院進行治療。
2015-11-21 00:2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yī)師
河北醫(y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那就要保守治療,進行監(jiān)護
2015-11-20 21:1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家仙 副主任藥師
浙江工業(yè)大學醫(yī)院
一級
藥劑科
-
格巴二氏癥原名為格林巴利氏綜合癥,又叫多發(fā)性神經根炎或急性感染性多發(fā)性神經根炎。病因病理(1)可能收感染或異體蛋白誘發(fā)自身免疫性性疾病,又叫格林-巴利氏綜合征。(2)代謝及內分泌障礙:如糖尿病、尿毒癥、血卟啉病、痛風等。(3)營養(yǎng)障礙:如腳氣病、糙皮病、維生素B12缺乏、慢性酒精中毒等等。(4)化學藥物及物品:如呋喃類、異煙肼、磺胺類等藥物,一氧化碳、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甲醇及某些重金屬。(5)感染性疾病:如麻風、布氏菌病、流感、麻疹、白喉等。(6)結締組織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硬皮病等。(7)遺傳:如遺傳共濟失調性周圍神經炎,進行性肥大性多發(fā)性神經根炎等。臨床表現主要病變在脊神經根和脊神經,常累及顱神經,有時也侵犯脊膜、脊髓和腦。為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數病人在發(fā)病前幾天至幾周有上呼吸道或胃腸胃道感染癥狀。能常亞急性起病,開始癥狀輕而局限,3-5天內達到高峰。主要癥狀是肢體對稱性下運動神經元性癱瘓,感覺異常和腦脊液中蛋白細胞分離現象。癱瘓常自下肢開始很快擴展到上肢和軀干,并可累計顱神經。癱瘓為松弛性,腱反射減弱或消失,一般呈對稱性分布,但皮膚反射很少影響,錐體炎征陰性。嚴重病例可有四肢癱瘓,肋間肌和膈肌無力,引起呼吸無力甚至呼吸麻痹。顱神經中以面神經最常受累,表現為兩側周圍性面肌癱瘓,其次為外展、動眼、舌下、副神經,以及三叉神經等顱神經感覺異常,如蟻走感、麻木、針刺感,以肢體遠端較為明顯,也易發(fā)生于面部。客觀檢查感覺障礙常不明顯或輕度減退,多數病例肢體或全身性肌肉的自發(fā)性疼痛,壓痛或由牽拉而誘發(fā)疼痛。肢體的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包括出汗、皮膚潮紅、手足腫脹及營養(yǎng)障礙。括約機功能一般不受影響。個別病例有視神經乳頭分離現像。多在病程第3周時蛋白含量最高,以后逐漸下降。糖和氯化物含量正常。有的患者其它表現都很典型而腦脊液蛋白不增高或有淋巴經胞增多。本病可自行緩解,預后一般良好。少數時展迅速,早期顱神經即受影響,四肢癱瘓,出現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預后不良。治療:激素在急性進展期,病人免疫功能亢進,又無合并感染或其它禁忌癥時,可應用激素,早期靜滴,氫化可的松100-500毫克/日或地塞米松5-10毫克/日。以后改口服,地塞松0.75毫克-1.5毫克/次,日3次或強的松5-20毫克/次,日3次。若已出現呼吸肌麻痹而輔助呼吸和免疫功能低下,且已合并呼吸道感染者,以不用為宜。有人采用地塞米松鞘內注射,可提高神經根病變部位的藥物濃度,對病變改善可能更有益。血漿替換療法有人認為有一定療效,特別對于年輕患者,早期應用效好。免疫抑制劑有認為在疾病進展期,短期靜注環(huán)磷酰胺可以中止其惡化,日200毫克。免疫增強劑對人提出對體液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可給被動免疫增強劑(如丙種球蛋白,肌注),對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等,可能有裨益。亦可給干擾素5毫克,肌注,日1次。非急性期可給B族維生素加蘭他敏5-10毫克,肌注,日1次;地巴唑10毫克,口服,日3次
2015-11-20 04: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