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皮膚淀粉樣變是一種慢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出現丘疹、斑塊等。其發病與遺傳、免疫、環境、代謝及搔抓摩擦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物理治療等。 1.遺傳:部分患者存在遺傳因素,基因異常可能導致發病。 2.免疫:免疫系統失調,如自身抗體產生等,可能參與發病過程。 3.環境:長期暴露于某些化學物質、紫外線等環境因素可能誘發。 4.代謝:如脂質代謝紊亂,可能影響皮膚正常功能。 5.搔抓摩擦:反復搔抓摩擦皮膚,會刺激皮膚病變。 6.治療方法: 外用藥物:如糖皮質激素軟膏(如糠酸莫米松軟膏)、維 A 酸類藥物(如維 A 酸乳膏)等,可減輕炎癥和角化。 口服藥物: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能緩解瘙癢,免疫抑制劑(如環孢素)可調節免疫。 物理治療:如液氮冷凍、激光治療等,有助于改善皮損。 皮膚淀粉樣變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同時注意避免搔抓皮膚,保持皮膚清潔和濕潤。
2024-12-26 23: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淀粉樣變是指淀粉樣物質沉積于組織或器官導致的疾病,實際與淀粉無關。一般認為本病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與代謝障礙有關。因累及的器官不同,而分為系統性或皮膚淀粉樣變,此兩種類型有原發性及繼發性之分。根據皮損的不同,皮膚淀粉樣變有分:苔蘚樣淀粉樣變、斑狀淀粉樣變、混合型淀粉樣變、結節狀淀粉樣變,還有皮膚異色病樣淀粉樣變等。
2015-11-20 16: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