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老人腎囊腫穿刺后出現結節灶,如何判斷性質?
我今年66歲,現身體無不適,曾在2011年做了左腎囊腫穿刺硬化治療術(12x10x11cm),抽出腎囊腫液675ml(未找到腫瘤細胞)2014年做CT復查,結果:左腎中上極可見結節灶,腎局部輪廓外突,范圍約1.7x1.8cm,增強后延遲期環形強化,左腎下極可見類圓形低密度灶,范圍約1.0cm,增強后無強化。判斷為:左腎占位,惡性可能大,腎腫瘤。同時做了MR檢查,結果:左腎中上極見類圓形等T1等T2異常信號,內見長T1長T2異常信號,大小約1.2x1.5x2.2cm,DWI囊壁稍高信號,增強后囊壁見少許強化,判斷為:腎囊腫治療后改變。2015年4月又做了CT檢查,結果與半年前一模一樣,判斷為:左腎占位,良性病變可能性大,腫瘤不完全排除。今請好心的醫師幫我解答:1、腎囊腫穿刺后,是否會產生病灶,或病變,使圖像可見結節灶?2、幫我判斷:目前的1.7x1.8cm是腎腫瘤還是腎囊腫治療后復發?3、幫我分析:二次CT檢查同樣的結論,惡性與良性那個可能性大?診斷結果:腎腫瘤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腎囊腫穿刺治療后出現結節灶,對于其性質的判斷較為復雜,涉及多種因素,如穿刺后的組織變化、原有病灶的發展、影像學特征、腫瘤標志物情況以及臨床癥狀等。 1.穿刺后的組織變化:穿刺操作可能引起局部組織的反應和修復,形成類似結節灶的表現,但通常這種變化在一段時間后會逐漸穩定。 2.原有病灶的發展:如果原本的腎囊腫存在惡變傾向,穿刺后可能加速或促使其發展為腫瘤。 3.影像學特征:如增強掃描的強化方式、病灶的形態、邊界等,對于判斷結節灶的性質有重要意義。環形強化提示惡性可能,而無強化則傾向于良性。 4.腫瘤標志物:檢測血中的腫瘤標志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輔助判斷是否為腫瘤。 5.臨床癥狀:有無血尿、腰痛、腹部腫塊等癥狀,也能為診斷提供線索。 綜合以上多種因素,并進行動態觀察和進一步的檢查,才能更準確地判斷結節灶的性質。建議患者在正規醫院,由專業醫生進行評估和診斷。
2024-12-27 11:0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首先需要看您的資料說是左腎囊腫穿刺硬化治療術(12x10x11cm),后面的單位有無弄錯,再看您的報告:范圍約1.7x1.8cm。應該注意若都是沒錯的單位,這12厘米大小硬化之后也不會縮小成1厘米。僅此看目前的1.7x1.8cm是腎腫瘤還是腎囊腫治療后復發?答案是不像是囊腫治療后復發。2014年做CT復查和2015年4月間隔多少時間,惡性腫瘤生長速度還是比較快的,結合您檢查的時間,半年的話,1.7x1.8cm到大小約1.2x1.5x2.2cm,還是有增大,但是重點在于囊壁稍高信號,增強后囊壁見少許強化。惡性腫瘤一般環形強化比較少見,目前建議您可以暫時彩超檢查看血流在腫塊的多少,還有腫瘤標志物,必要時候PET/CT檢查(半年后)。
2015-11-20 20: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腎囊腫穿刺后抽出腎囊腫內液體,留下了囊腫的包膜及殘留的液體,萎縮鈣化你的情況考慮腎囊腫治療后改變,極少有惡變的,影像檢查醫院都不敢保證不是惡化的
2015-11-20 19:5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對于這種情況,是需要做彩超引導下進行活檢的對于這種情況,是需要及時手術的目前是可以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治療的
2015-11-20 19: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這種情況考慮是惡性的,需要進一步活檢確診的建議您及時應用甲氨蝶呤和應用長春新堿,必要的話可以進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
2015-11-20 17:3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