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胃痛后確診胰腺炎,原因和注意事項是什么?
突然胃部劇烈疼痛,打了關于胃的點滴,又吃了許多關于胃的藥,最后還是沒好,醫生又讓做了檢查,發現淀粉酶2300多了,被確定為胰腺炎,我想知道這是胰腺炎嗎?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這樣的病人應該注意些什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突然胃痛后確診胰腺炎,可能由膽石癥、酗酒、高脂血癥、暴飲暴食、感染等因素引起。患者應注意飲食、休息、治療、復查、預防并發癥等。 1. 膽石癥:膽囊或膽管結石可能阻塞胰管,導致胰液排出不暢,引發胰腺炎。需治療膽石癥,必要時手術取石。 2. 酗酒:長期大量飲酒可損傷胰腺,誘發炎癥。應戒酒。 3. 高脂血癥:血液中脂質過高,易形成血栓,影響胰腺血液循環。要控制血脂,如服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降脂藥。 4. 暴飲暴食:短時間內進食大量食物,尤其是高脂、高蛋白食物,使胰腺負擔過重。規律飲食,避免暴飲暴食。 5. 感染:如病毒、細菌感染,通過血液循環或直接侵犯胰腺。積極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6. 其他:某些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也可能導致胰腺炎。 總之,胰腺炎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遵循醫囑,注意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促進康復,預防復發。
2024-12-27 06:1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急性胰腺炎的癥狀:1.腹痛為本病的主要表現和首發癥狀,可為鈍痛、刀割樣痛、鉆痛或絞痛,呈持續性,可有陣發性加劇,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帶狀放射。2.惡心、嘔吐及腹脹多在起病后出現。3.發熱多數患者有中度以上發熱,持續3~5天。4.患者煩躁不安、皮膚蒼白、濕冷等;有極少數休克可突然發生。急性胰腺炎的病理變化的不同階段,其全身反應亦不一樣,即使是同樣為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由于發病時間、機體的狀況亦可表現有較大的差異。概括的表現是:急性水腫型胰腺炎主要癥狀為腹痛、惡心、嘔吐、發熱。而出血壞死型胰腺炎的癥狀除上述情況外,又因胰腺有出血、壞死和自溶,故又可出現休克、高燒、黃疸、腹脹以至腸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出現淤血斑等。
2015-11-21 12: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本病主要由胰腺組織受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在正常情況下,胰液內的胰蛋白酶原無活性,待其流入十二指腸,受到膽汁和腸液中的腸激酶的激活作用后乃變為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方具有消化蛋白質的作用.胰腺炎時因某些因素(下述)激活了胰蛋白酶,后者又激活了其它酶反應,如彈性硬蛋白及磷脂酶,對胰腺發生自身消化作用,促進了其壞死溶解.已查出在胰腺腺泡的酶原顆粒中含有高濃度的彈性硬蛋白酶,在胰腺分泌液中含有無活性的該酶前體,后者可被胰蛋白酶激活而能溶解彈性組織,從而破壞血管壁及胰腺導管.另外,胰蛋白酶對由脂蛋白構成的細胞膜及線粒體膜并無作用,而胰液中的磷脂酶A被脫氧膽酸激活后,作用于細胞膜和線粒體膜的甘油磷脂,使之分解變為脫脂酸卵磷脂,亦稱溶血卵磷脂(lysolecithin),后者對細胞膜有強烈的溶解作用,可溶解,破壞胰腺細胞膜和線粒體膜的脂蛋白結構,致細胞壞死.脂肪壞死也同樣先由胰液中的脫脂酸卵磷脂溶解,破壞了脂肪細胞膜后,胰脂酶才能發揮作用.
2015-11-21 05: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1.急性胰腺炎,是胰酶消化胰腺及其周圍組織所引起的急性炎癥,主要表現為胰腺呈水腫、出血及壞死。發病原因多見以下:(1)膽道系統疾病 膽管炎癥、結石、寄生蟲、水腫、痙攣等病變使壺腹部發生梗阻,膽汁通過共同通道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原,從而引起胰腺炎。(2)酗酒和暴飲暴食 酗酒和暴飲暴食使得胰液分泌旺盛,而胰管引流不暢,造成胰液在胰膽管系統的壓力增高,致使高濃度的蛋白酶排泄障礙,最后導致胰腺泡破裂而發病。(3)手術與損傷 胃、膽道等腹腔手術擠壓到胰腺,或造成胰膽管壓力過高。(4)感染 很多傳染病可并發急性胰腺炎,癥狀多不明顯。如蛔蟲進入膽管或胰管,可帶入細菌,能使胰酶激活引起胰腺炎癥。(5)高脂血癥及高鈣血癥 高脂血癥,脂肪栓塞胰腺血管造成局部缺血,毛細血管擴張,損害血管壁,導致胰液排泄困難;結石可阻塞胰管,引起胰腺炎。2.慢性胰腺炎由于急性胰腺炎反復發作造成的一種胰腺慢性進行性破壞的疾病。
2015-11-20 21: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在正常情況下,胰液在其腺體組織中含有無活性的胰酶原。胰液沿胰腺管道不斷地經膽總管奧狄氏括約肌流入十二指腸,由于十二指腸內有膽汁存在,加上十二指腸壁黏膜分泌一種腸激酶,在二者的作用下,胰酶原開始轉變成活性很強的消化酶。如果流出道受阻,排泄不暢,即可引起胰腺炎。當奧狄氏括約肌痙攣或膽管內壓力升高,如結石、腫瘤阻塞,膽汁會反流入胰管并進入胰腺組織,此時,膽汁內所含的卵磷脂被胰液內所含的卵磷脂酶A分解為溶血卵磷脂,可對胰腺產生毒害作用。或者膽道感染時,細菌可釋放出激酶將胰酶激活,同樣可變成能損害和溶解胰腺組織的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將胰液中所含的胰酶原轉化成胰蛋白酶,此酶消化活性強,滲透入胰腺組織引起自身消化,亦可引起胰腺炎。
2015-11-20 16: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