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闌尾是否易患癌,有無科學依據?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13歲時闌尾眼發作,切除了闌尾想得到怎樣的幫助:多少年來,不少人把闌尾看作是退化無用之物,加之闌尾發炎有可能置人于死地,故主張有病就割除,沒病也可割除。但是當代科學家對闌尾看法在若干年前已有變化。研究表明,闌尾本身有豐富的淋巴組織,它能分泌免疫物質,可以殺死會引起腹腔疾病的細菌,更能增強人體對癌癥的抵抗力。尸體解剖發現,已被切除闌尾的人,得腸癌的幾率要比沒切除者高40%;得其他癌癥而死的,也是被切除闌尾的人比例高。闌尾的免疫能力約在12~30歲時達到高峰,60歲以后逐漸消失。人們由此推測,老年人的癌病增多,大概與機體免疫力下降,包括闌尾功能消失有關.是真的嗎?有科學依據嗎?切除闌尾容易得癌癥??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切除闌尾與患癌風險之間的關系是一個復雜的醫學問題。涉及闌尾的免疫功能、癌癥發病機制、年齡因素、個體差異以及相關研究進展等。 1. 闌尾免疫功能:闌尾富含淋巴組織,能分泌免疫物質,對腹腔疾病的細菌有抵抗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人體對癌癥的抵抗力。 2. 癌癥發病機制:癌癥的發生是多因素的,包括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闌尾切除并非是導致癌癥的直接和唯一原因。 3. 年齡因素:闌尾的免疫能力在 12~30 歲達高峰,60 歲后逐漸消失,老年人癌病增多可能與包括闌尾功能在內的機體免疫力下降有關。 4. 個體差異:不同個體的免疫系統和身體狀況不同,即使切除闌尾,有些人患癌風險也未必增加。 5. 研究進展:雖然有研究表明切除闌尾者患腸癌等癌癥的幾率相對較高,但還需更多大規模、長期的研究來進一步證實和明確其中的關系。 目前的研究表明闌尾切除與患癌風險之間可能存在一定關聯,但不能簡單地認為切除闌尾就必然容易得癌癥。對于闌尾是否切除,應綜合考慮病情的嚴重程度和個體的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做出決策。
2024-12-27 11: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