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歲腦梗塞偏癱患者下肢出現異常斑塊是何因及如何治?
歲患者男83歲患腦梗塞偏癱3年多最近下肢皮膚肯出現大小不等的塊狀紅色淤血斑塊斑塊中央有一綠豆大血皰血皰破后該淤血斑塊皮膚就慢慢壞死變黑有時有低燒和呼吸是否困難這種淤血斑塊如果不大的話有時也會自然消失這是什么癥狀?怎樣治療?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用過靜脈點滴消炎藥也用過局部消炎膏但是效果都不太理想想得到怎樣的幫助:下肢皮膚出現的那種斑塊癥狀變化是怎么一回事?怎樣治療?(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83歲腦梗塞偏癱患者下肢出現大小不等的塊狀紅色淤血斑塊,中央有血皰,破后皮膚壞死變黑,有時低燒和呼吸困難,可能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如血管病變、感染、營養不良、凝血功能異常、免疫因素等。 1. 血管病變:長期偏癱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暢,血管容易發生粥樣硬化、狹窄或栓塞,引起局部淤血和皮膚損傷。 2. 感染:皮膚破損后容易發生細菌感染,炎癥反應加重皮膚損害。 3. 營養不良:患者身體虛弱,可能存在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缺乏,影響皮膚的修復和再生。 4. 凝血功能異常:某些疾病或藥物可能導致凝血功能障礙,使得出血不易止住,形成淤血斑塊。 5.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導致血管和皮膚的炎癥反應。 對于這種情況,需要綜合治療。首先要明確病因,進行相關檢查,如血管超聲、血常規、凝血功能等。治療上,改善血液循環可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銀杏葉片等;控制感染可選用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膠囊等;補充營養,如輸注白蛋白、補充維生素等。同時,要注意局部皮膚的護理,保持清潔干燥。建議患者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血管外科就診。
2024-12-26 21: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