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脾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可通過服用中藥進行調理,如白術、茯苓、黨參、山藥、黃芪等。 1.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常用于改善脾虛所致的食少腹脹、泄瀉等癥狀。 2.茯苓:能健脾滲濕,對于脾虛引起的水腫、痰飲等有一定的調理效果。 3.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可緩解脾氣虛導致的乏力、食欲不振等。 4.山藥:補脾養胃,生津益肺,對脾虛食少、久瀉不止等有幫助。 5.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適用于脾氣虛引起的乏力、自汗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藥的使用需要根據個體情況辨證論治,且應在中醫師的指導下服用。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對于改善脾虛也非常重要。
2024-12-26 19: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宜食食物: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秈米、鍋巴(焦鍋)、薏米、熟藕、粟子、山藥、扁豆、豇豆、牛肉、雞肉、兔肉、牛肚、豬肚、桂魚、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
2015-11-21 11: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