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會傳染嗎?傳染途徑有哪些?鼻咽癌患者家屬易感染嗎?EB病毒值偏高如何補救?
您好!我聽說EB病毒有傳染的可能性,真的嗎?它主要通過什么途徑來傳染?我的丈夫被確診為患有鼻咽癌,我受傳染的機會大嗎?萬一我的EB病毒值真的比一般人偏高,我應該通過什么方法來補救?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EB病毒具有傳染性,主要通過唾液傳播,鼻咽癌患者家屬有一定感染風險,EB病毒值偏高可通過多種方法改善,如增強免疫力、定期復查、必要時藥物治療等。 1. 傳染途徑:EB 病毒主要通過唾液傳播,比如接吻、共用餐具等。也可通過輸血傳播。 2. 家屬感染風險:鼻咽癌患者家屬感染 EB 病毒的風險相對較高,但不是一定會感染。是否感染取決于個體免疫力等因素。 3. 檢查方法:若懷疑感染 EB 病毒,可進行血清學檢查,如 EB 病毒抗體檢測、EB 病毒核酸檢測等。 4. 偏高補救措施: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量運動以增強免疫力。其次要定期復查,監測 EB 病毒值變化。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更昔洛韋、伐昔洛韋等。 5. 預防建議: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他人共用餐具、牙刷等。 總之,對于 EB 病毒不必過度恐慌,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做好預防和定期檢查,即便發現問題,及時就醫治療,多數情況都能有效控制。
2024-12-27 07:5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EB病毒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在人群中廣泛存在。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輸血傳染。多數鼻咽癌病人均染有EB病毒,由此推斷出EB病毒是引致鼻咽癌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鼻咽癌是多病因的疾病,并不是感染了EB病毒就會患上鼻咽癌的。
2015-11-21 13: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EB病毒俗稱為“接吻病毒”,原因是EB病毒的傳播途徑是唾液交換,接吻為最常見的傳播方式。許多研究報告發現,多數鼻咽癌病人均染有EB病毒,由此推斷出EB病毒是引致鼻咽癌的一個重要因素。感染EB病毒的其它傳播途徑還包括打噴嚏、咳嗽、共用餐具和輸血。感染者會頭痛、發燒、肝臟腫大、脫水、腹瀉,病癥一般會持續2至4星期,但免疫力差的人病癥會持續更久。迄今該病毒仍未有藥物治療,建議依靠提高個人免疫力預防,感染后最宜多休息、多喝水。如果需要幫助歡迎撥打上面的特邀腫瘤專家咨詢熱線.
2015-11-21 08: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EB病毒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病毒,在人群中廣泛存在。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輸血傳染。多數鼻咽癌病人均染有EB病毒,由此推斷出EB病毒是引致鼻咽癌的一個重要因素,但鼻咽癌是多病因的疾病,并不是感染了EB病毒就會患上鼻咽癌的
2015-11-21 07:5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而建株,并在建株細胞涂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皰疹病毒顆粒,故名?! ∫弧⑸飳W性狀 EB病毒的形態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園形、直徑180nm,基本結構含核樣物、衣殼和囊膜三部分。 核樣物為直徑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雙股線性DNA,其長度隨不同毒株而異平均為17.5×104bp分子量108。衣殼為20面體立體對稱,由162個殼微粒組成。囊膜由感染細胞的核膜組成,其上有病毒編碼的膜糖蛋白,有識別淋巴細胞上的EB病毒受體,及與細胞融合等功能?! 〈送庠谀夷づc衣殼之間還有一層蛋白被膜?! B病毒僅能在B淋巴細胞中增殖,可使其轉化,能長期傳代。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具有EBV的基因組,并可產生各種抗原,已確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殼抗原(VCA),淋巴細胞識別膜抗原(LYDMA)。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A、MA、VCA、EA均產生相應的lgG和LgA抗體,研究這些抗原及其抗體,對闡明EBV與鼻咽癌關系及早期診斷均有重要意義。EB病毒長期潛伏在淋巴細胞內,以環狀DNA形式游離在胞漿中,并整合天染色體內?! 《?、致病性 EB病毒在人群中廣泛感染,根據血清學調查,我國3~5歲兒童EB病毒VCA-lgG抗體陽性率達90%以上,幼兒感染后多數無明顯癥狀,或引起輕癥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發生原發感染,約有50%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輸血傳染。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內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細胞,這些細胞大量進入血液循環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長期潛伏在人體淋巴組織中,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潛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得復發感染。三、免疫性 人體感染EBV后能誘生抗EBNA抗體,抗EA抗體,抗VCA抗體及抗MA抗體。已證明抗MA抗原的抗體能中和EBV。上述體液免疫系統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卻不能消滅病毒的潛伏感染。一般認為細胞免疫(如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反應)對病毒活化的“監視”和清除轉化的B淋細胞起關鍵作用。四、臨床表現 潛伏期5~15天,一般為9~11天。起病急緩不一。約40%患者有前驅癥狀,歷時4~5天,如乏力、頭痛、納差、惡心、稀便、畏寒等,本病的癥狀雖多樣化,但大多數可出現較典型的癥狀?! 。ㄒ唬┌l熱 高低不一,多在38~40℃之間。熱型不定。熱程自數日至數周,甚至數月??砂橛泻畱鸷投嗪?。中毒癥狀多不嚴重。 (二)淋巴結腫大 見于70%的患者。以頸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腋下及腹股溝部次之。直徑1~4cm,質地中等硬,分散,無明顯壓痛,不化膿、雙側不對稱等為其特點。消退需數周至數月。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引起腹痛及壓痛?! 。ㄈ┭释措m僅有半數患者主訴咽痛,但大多數病例可見咽部充血,少數患者咽部有潰瘍及偽膜形成,可見出血點。齒齦也可腫脹或有潰瘍。喉和氣管的水腫和阻塞少見?! 。ㄋ模└纹⒛[大僅10%患者出現肝腫大,肝功能異常者則可達2/3。少數患者可出現黃疸,但轉為慢性和出現肝功能衰竭少見。50%以上患者有輕度脾腫大,偶可發生脾破裂。檢查時應輕按以防脾破裂?! 。ㄎ澹┢ふ罴s10%左右的病例在病程1~2周出現多形性皮疹,為淡紅色斑丘疹,亦可有麻疹樣、猩紅熱樣、蕁麻疹樣皮疹,多見于軀干部,一周內隱退,無脫屑?! 。┥窠浵到y癥狀 見于少數嚴重的病例??杀憩F為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及周圍神經根炎等。90%以上可恢復。 其它尚有肺炎(5%)、心肌炎、腎炎、眼結膜充血等。 病程多為1~3周,少數可遷延數月。偶有復發,復發時病程短,病情輕。本病預后良好,病死率僅為1~2%,多系嚴重并發癥所致。五、治療 本病無特異性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患者大多能自愈。當并發細菌感染時,如咽部、扁桃體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可選用青霉素G、紅霉素等抗生素,有人認為使用甲硝噠唑(滅滴靈0.6~1.2g/日)或氯林可霉素(0.45~0.9g/日)5~7天也有一定效果。約95%的患者應用氨芐青霉素或羥氨芐青霉素可出現多形性皮疹。 腎上腺皮質激素可用于重癥患者,如咽部、喉頭有嚴重水腫,出現神經系統并發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心肌炎、心包炎等,可改善癥狀,消除炎癥。但一般病例不宜采用。用法為強的松第一天80mg,隨后逐漸減量,療程一周?! 】共《舅幬锶绨⑻窍佘?、皰疹凈等可能對本病有效。六、預防 目前尚無有效預防措施。急性期患者應進行呼吸道隔離。其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杯應用漂白粉或煮沸消毒。因病毒血癥可長達數月,故病后至少6個月不能參加獻血。疫苗尚在研制中。最后我回答你的問題EB病毒感染好發于小兒和少年,成人少見,病程一般為1~3周,皮疹一般于發熱4~6天出現,持續數天即消退。但是少見不等于沒有,我國也的確有EB病毒成人感染病例,所以我的意見是等孩子好了再回家,不過也不用太擔心,EB病毒的感染性不是很強,自己注意一下是不會被感染的,我也見過該病的患兒(我是一個實習醫生),治療過程也沒有采取任何防護也沒有感染。
2015-11-20 21: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鼻咽癌?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發病與種族易感性、病毒和遺傳因素及環境因素有關。病理組織學檢查發現多屬低分化鱗狀細胞癌,占全部惡性腫瘤的1.5%~26%。早期發生頸淋巴結轉移及腦神經侵犯,晚期可有遠處轉移。在北美洲國家少見,但在東方國家是一種最常見的癌癥。移居北美的中國人較北美土著人更常見。在美國出生的中國人較其父輩發病率稍低。EB病毒在鼻咽癌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男性多于女性,為2~3:1。好發年齡為40~49歲,發病率在20歲以后隨年齡增長而上升,50歲以后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鼻咽癌發病率以廣東最高,次為廣西、福建、湖南、江西等省區。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