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活潑好動被老師建議就醫,是多動癥嗎?
小孩從小就特別活潑,總是喜歡動來動去,那時只當他是小孩心性,所以才這么多動。但是最近小孩班主任反應家長應該帶小孩去醫院,他有多動癥,得治。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小孩活潑好動,老師建議就醫檢查是否為多動癥。多動癥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遺傳因素、神經生理因素、環境因素、心理因素、飲食因素等。 1.遺傳因素:多動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成員患有多動癥,孩子患病的風險可能增加。 2.神經生理因素: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遞質失衡,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等分泌異常,可能影響孩子的注意力和行為控制。 3.環境因素:不良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如父母關系緊張、教育方式不當、學習壓力過大等,都可能誘發多動癥。 4.心理因素:孩子心理壓力大、情緒不穩定,容易產生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可能導致多動表現。 5.飲食因素:過多攝入含添加劑、防腐劑的食物,以及挑食導致營養不均衡,也可能對孩子的行為產生影響。 總之,孩子活潑好動不一定就是多動癥,但如果老師提出建議,家長應重視,及時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兒童保健科就診,進行專業評估和診斷。
2024-12-27 11:1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孩子這樣的情況是屬于小兒抽動癥的現象的,不是多動癥的表現的,目前治療多動癥的方法有西藥治療和中成藥治療.西藥只是控制或者緩解癥狀,服藥期間病情反復可能性很大,一旦停藥就會復發,另外西藥副作用大,對孩子的智力和身高有很大影響,一般家長不接受此療法.中成藥無任何副作用,對兒童身體進行全面調理,使陰陽失調得到恢復,使亢奮得情緒得到穩定,從而解除長時間困擾兒童身心健康的頑癥.中藥是天然的綠色藥品,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增智開慧有很大幫助
2015-11-21 16: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九種表現可判斷兒童多動癥 1.需要安靜的場合,他卻難以安靜,常動個不停. 2.容易興奮和沖動. 3.注意力難以集中,極易轉移. 4.做事常有始無終. 5.話多,好插話或喧鬧,常干擾其他兒童的活動. 6.難以遵守集體活動的秩序或紀律. 7.情緒不穩,提出的要求必須立即得到滿足,否則就會產生情緒反應. 8.學習成績差,但不是由智力障礙引起的. 9.動作較笨拙,精細運動技能差.方法有多種: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和"迪普音"音樂療法. 藥物治療 多數ADHD兒童在服藥物后多動行為或認知功能都有改善,但藥量難掌控及藥物副作用可導致因營養不良影響骨骼生長和成長發育,以及停藥可能引起行為反彈現象(出現未用藥前更加嚴重的行為癥狀)等問題,要求在用藥過程中,藥物劑量的控制和藥物療效的評價一定要做得專業精確可靠. 物理治療 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通過微電流刺激大腦,能夠直接調節大腦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多動癥和抽動癥癥狀的神經遞質和激素,如內啡肽,已酰膽堿,這些激素參與調節人體多項生理和心理活動,能夠全面改善多動和抽動癥患兒情緒不穩,易激惹,活動過度等表現. 心理治療 主要針對ADHD兒童的情緒,親子關系,人際交往,自我認知等方面展開,這些方面對于ADHD兒童適應社會,發展自我是非常有益的,但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本身的癥狀效果不明顯,可作為ADHD的一個常規的輔助治療出現. 行為治療 對改善兒童行為有明顯作用.主要體現在自我管理,時間管理,學校及家庭行為控制等方面.行為治療是ADHD的必要治療措施.如果單純的藥物治療很可能隨著停藥效果就消失了,但如果同步配合行為學治療就會在停藥后保持某些有效的行為特點.
2015-11-21 11: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這類孩子智力一般正常,但存在與實際年齡不相符合的注意力渙散,活動過多,沖動任性,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以致影響學習.第一,兒童多動癥是病態,不應歧視,不應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創傷.第二,對兒童多動癥必須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不能代替教育,藥物可為教育提供良好的條件,并應正確理解藥物的作用與副作用.第三,要取得良好的療效,必須四方面(患兒,家長,教師,醫師)的互相配合.
2015-11-21 11: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好,目前醫學上并沒有確切的病發原因,但是可能是遺傳、心理因素等引起的。您可以讓孩子多吃富含鋅鐵硒的食物,去醫院進行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相對于藥物,具有無副作用、無依賴性、療效顯著的特點。
2015-11-21 07: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