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熱衰竭不一定是由輕度中暑轉變而來。中暑包括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而熱衰竭屬于重度中暑的一種類型。其發生與環境高溫、濕度、個體體質、勞動強度及身體散熱障礙等多種因素有關。 1.環境因素:高溫、高濕的環境會增加熱衰竭的發生風險。在這樣的環境中,人體散熱困難,容易導致體溫調節失衡。 2.勞動強度: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會使身體產生大量熱量,超過散熱能力,可能引發熱衰竭。 3.個體體質:年老體弱、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人群,體溫調節能力相對較弱,易發生熱衰竭。 4.水分和電解質失衡:大量出汗導致水分和電解質丟失,若未及時補充,會影響身體的正常功能,增加熱衰竭的可能性。 5.散熱障礙:穿著不透氣的衣物、身處通風不良的環境等,阻礙了身體散熱,也可能引發熱衰竭。 總之,熱衰竭的發生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不一定必須經過輕度中暑的階段。在高溫環境中,要注意預防,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避免過度勞累,穿著透氣舒適的衣物,保持良好的通風。一旦出現中暑癥狀,應立即采取措施降溫、補充水分,并及時就醫。
2024-12-27 06: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沒有這樣的說法的呵呵.病因1.引起散熱減少的因素.缺乏適應能力.濕度和周圍高溫.通風不良.水蒸發.體形小,身體面積小即品種因素.肥胖.年齡過小或過大.藥物的使用(抗膽堿藥,分噻嗪).2.引起產熱增加的因素.運動.藥物的使用(阿司匹林.甲狀腺素.苯丙胺)發熱.3.先前存在的問題也是引起熱衰竭的因素.心血管疾病.中樞系統疾病:下丘腦障礙時,將出現癲癇狀態.咽喉部麻痹.低鉀血癥.先前存在的日射病.內激素分泌紊亂(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嗜鉻細胞瘤.阿狄森疾病).預防’熱衰竭’的方法是運動前,最少要喝二杯白開水,確認遠足的路線,路程,地勢和天氣,必須量力而為.遇到不適時,應及早停下來休息;還有在夏天運動時,要穿松身,輕便,淺色容易散熱的衣服;記得戴帽子或帶能遮陽的東西,也多備糧水;最后有一點要提醒,建議的就是:不要單獨一人去爬山!應該三五成群結伴同行,這樣才可以互相照應.希望大家做運動時,亦要顧及安全.適當的耐熱訓練可提高熱耐受能力,使人更適應高溫環境.一是通過有意識的體育鍛煉,增強人們的耐熱能力,初夏時節每天早晚進行散步,跑步等項目約一小時,使人體出汗;二是在氣溫剛開始偏高時,盡量少用或不用電扇,空調.隨著溫度逐步升高,先用電扇降溫,氣溫升高到35攝氏度以上,室內氣溫超過28攝氏度時再啟用空調
2015-11-21 14:4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