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頸椎生理彎曲度變直,第五六椎體前后緣有少許增生,可能由長期不良姿勢、頸椎退變、頸部外傷、頸部炎癥、頸椎間盤突出等引起。 1.長期不良姿勢:長時間低頭看手機、電腦等,使頸椎承受過大壓力,導致生理彎曲度改變和椎體增生。應注意保持正確姿勢,定時活動頸部。 2.頸椎退變:隨著年齡增長,頸椎自然老化,出現骨質增生和生理彎曲度變化。可通過適度鍛煉、熱敷等緩解。 3.頸部外傷:如頸部扭傷、撞傷等,損傷頸椎結構。受傷后要及時就醫,治療并注意休養。 4.頸部炎癥:如頸椎關節炎等,炎癥刺激可引起增生和彎曲度變化。需抗炎治療,注意頸部保暖。 5.頸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可影響頸椎結構,導致相關改變。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 總之,頸椎出現生理彎曲度變直和椎體增生后,要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相應的治療和預防措施,改善頸椎狀況。
2024-12-27 02:5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口服藥物治療:內服藥物通過腸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過血液循環,才可將藥物輸入送給局部,整個過程需要通過層層屏障才能到達病灶部位,然藥效已所剩無幾,因此效果極為緩慢且低效,且臨床應用這些方法只能緩解疼痛癥狀,功能康復是無法逆轉的,骨質修復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口服藥對肝、腎、胃腸損傷極大。2、牽引法:通過牽引力和反牽引力之間的相互平衡,使頭頸部相對固定于生理曲線狀態,從而使頸椎曲線不正的現象逐漸改變,但其療效有限,僅適于輕癥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牽引,防止局部炎癥、水腫加重;牽引期活動受限。3、理療法:理療法是物理療法的簡稱。就是應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種物理因子,如聲、光、電、熱、磁等作用于人體,以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但其作用也較微弱,不能從根本上治療。且經常理療易對皮膚產生燙傷,甚至導致癌變。4、推拿法:推拿法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治療時不用吃藥和打針,僅憑推拿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達到治療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發作期禁止推拿,否則會使神經根部炎癥、水腫加重,疼痛加劇。頸椎病伴有骨折、骨關節結構紊亂、骨關節炎、嚴重的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等,推拿可使骨質破壞,感染擴散,應禁此療法。5、針灸法:根據中醫基礎理論,頸椎病的發生多由于風寒侵襲、氣血不和、經絡不通所致,因此針灸治療頸椎病的主要作用是通過針灸達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針灸對患者來說有一定痛苦,甚至有的患者有暈針、懼怕扎針的情況;且針灸會導致一些并發癥。6、椎間孔阻滯(硬膜外腔阻滯)和椎旁交感神經阻滯術: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反復單次阻滯或置管連續注藥,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單次阻滯每周兩次,5次為一療程。硬膜外腔置管者可每日注藥一次,每5次為一療程。星狀神經節阻滯術,對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特效(一般配合椎間孔、頸部痛點阻滯)。神經阻滯療法常于第一次阻滯治療后即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多不能維持長久的療效,故須反復施術以鞏固效果,至少須連續治療2~4個療程。7、手術法:手術法的原理主要是減輕壓迫,消除刺激、增進穩定,防止進行性損害。但手術并發癥與禁忌癥較多,危險高,痛苦大,全身或局部的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患者,如年齡偏大、身體欠佳者,合并心腦血管病變或糖尿病,或者有麻醉禁忌癥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2015-11-22 02: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頸椎病沒有特效藥物,加強頸椎部分鍛煉和牽引,手術風險大效果不太理想,物理治療只能緩解,還是增加頸椎運動為好.另外如果出現頭暈惡性等現象,還要點滴丹參注射液,擴張血管增強腦部供血,如果還沒有出現最好口服丹參滴丸,對腦部供血有很大幫助
2015-11-21 16:5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頸椎牽引療法對頸椎病是較為有效且應用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此療法適用于各型頸椎病,對早期病例更為有效。
2015-11-21 14: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