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女性肺結核治愈后精神異常原因及治療
我母親今年65歲,身體屬于瘦小類!于2014年4月份因咳嗽幾天不止上醫院拍片,左肺有空洞,肺上有結節狀的東西。入院是肺炎,后續幾天每天午后發燒、全身乏力、沒有食欲。在醫院做過痰菌培養、結核抗體還有PPT測試都為陰性,醫生建議做纖維支氣管鏡檢,因為本地醫院醫療設備有限需轉院檢查,程序麻煩在加上我母親60多歲最后選擇診斷性肺結核治療方案。服用利服平膠囊、吡嗪酰胺片、鹽酸工胺丁醇片后次日后便退燒。住院治療半月后出院,在本地防疫站拿藥吃,每月定期做檢查,囗服藥物治療6個月后醫生通知停藥3個月后復查。就在停藥后的第3個月出現精神異常。主要癥狀有幻聽、被害,被盜妄想癥。到精神醫院入院治療醫生診斷為精神分裂癥,腦部CT有輕微腦梗,檢查肺結核也治愈好了。現早上口服利培酮口腔崩解和苯海索,晚上口服利培酮口腔崩解、苯海索、扎來普隆分散片、奧氮平,治療半月后效果不佳后,醫生建議做ECT,比吃藥效果要好一點,但反反復復時好時壞,做了4、5次ECT。我們隔壁病房的阿姨病情和我母親一樣都是第一次,她住院口服藥物一星期就恢復出院了。而我母親治療一個月之久效果不佳,幻聽還有點嚴重這是怎么回事,要怎么才能有效的治療,耐心都快磨滅了。我想問一下出現精神異常是不是跟半年前服用抗結核藥物有關而出現的藥物副作用?口服精神藥物不應藥會不會是之前的結核藥的耐藥性。很著急!請相關醫務人士分析指導一下,衷心的說聲謝謝!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65歲女性在肺結核治療后出現精神異常,可能與藥物副作用、基礎疾病、精神壓力、遺傳因素、腦部病變等有關。 1.藥物副作用:部分抗結核藥物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如異煙肼可能導致周圍神經炎。但利福平、吡嗪酰胺片、鹽酸乙胺丁醇片引起精神異常相對少見。 2.基礎疾病:患者本身存在輕微腦梗,可能影響腦部功能,導致精神癥狀。 3.精神壓力:長期患病,對疾病的擔憂和恐懼,可能引發心理應激,出現精神問題。 4.遺傳因素:精神分裂癥可能存在遺傳傾向,如果家族中有精神疾病史,患病風險增加。 5.腦部病變:除腦梗外,其他腦部的器質性病變也可能導致精神異常。 6.治療不當:所用的精神類藥物可能未完全對癥,或者劑量、用藥時間未達到理想效果。 對于該患者的情況,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調整治療方案,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同時,家屬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支持,創造良好的康復環境。
2024-12-27 04: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這可能與抑郁癥有關的,抑郁癥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抑郁為主要癥狀的一組心境障礙或情感性障礙,是一組以抑郁心境自我體驗為中心的臨床癥狀群或狀態.抑郁是一種不愉快的心境體驗.大多數人的抑郁癥的產生都是和成長經歷有密切的關系的.而且說起來,不光是抑郁癥,所有心理問題的產生根源都是性格因素導致,是人格(性格)發展不夠健全造成的.治療通常需要綜合性的方法,不可單純依靠抗抑郁藥,進行正規的心理矯治也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
2015-11-21 23:2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