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頭后部受傷后天氣變化時傷處出現刺痛,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局部血液循環變化、神經敏感性增加、傷口愈合情況、心理因素、原有疾病影響等。 1. 局部血液循環變化:天氣變化,特別是溫度和濕度的改變,可能影響受傷部位的血管收縮和舒張,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引起刺痛。 2. 神經敏感性增加:受傷可能導致局部神經受損,天氣變化時神經的敏感性增強,容易產生刺痛感。 3. 傷口愈合情況:如果傷口愈合不良,存在瘢痕組織或炎癥,在天氣變化時可能引發疼痛。 4. 心理因素:對受傷的擔憂和焦慮,可能在天氣變化時放大身體的不適感,產生刺痛的感覺。 5. 原有疾病影響:患者本身如果患有頸椎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天氣變化也可能誘發或加重這些疾病,從而導致頭后部傷處出現刺痛。 總之,頭后部受傷后天氣變化時出現刺痛是一個較為復雜的情況。如果刺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4-12-27 10:1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一般是有些受涼或者關節炎的現象,目前您要拍片檢查一下的。適當補充點鈣劑,同時作息時間規律,注意休息的
2015-11-21 20: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久健
上海市松江區九亭鎮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腦震蕩是顱腦損傷中最輕微的一種類型,指病人頭部受到外來的暴力作用。大腦機能發生一過性短暫的意識障礙。 部分腦震蕩患者經過三個月的恢復期治療,醫生檢查雖然沒有發現病人有神經功能的異常,但病人常訴自覺有不同程度的頭痛、頭昏、失眠、記憶力減退和注意力不集中、思考問題遲緩、判斷能力差等癥狀,以及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的不同改變,如多汗、心悸、眩暈、耳鳴,經過輔助檢查(如腦電圖、CT等),排除顱內其它實質性損害,這種情況下稱為“腦震蕩后遺癥”,又稱“腦外傷后綜合癥”。 在腦震蕩后急性期,必須讓患者臥床七天以上,休息期間不要看書讀報,最好不看電視。特別應強調的是要謝絕親朋好友的探訪,以利于患者大腦的休息。在自覺良好的情況下,適當地在房間或陽臺上稍走動一、二步為好。 在急性期間,患者有嘔吐的情況,可暫緩強行進食。服用一些維生素B1和B6,一天三次,每次二片。同時還可以服用魯米那等鎮靜藥,與阿托品片劑合用,能作用迷走神經而利于鎮吐。 以后,逐漸試飲一些飲料,或清淡的湯水,在可進食的情況下,從軟食面條開始,逐漸加量,健脾開胃的食物,可因人而異,不必強求。 腦震蕩后遺癥恢復期,病人可服用腦復新、腦安泰之類藥物,以幫助大腦功能恢復。如果病人愿意服用中藥,也可請中醫師辨證下藥。 恢復期病人生活上要做到起居有常,生活有節、戒除吸煙、喝酒的習慣。因為這些刺激性物質會引起腦血管舒縮功能的異常。 經過三個月左右的恢復,絕大多數癥狀都會不同程度減輕或消失,留有部分不同癥狀的病人,一定要解除精神負擔,因這些不同的癥狀遲早會消失,千萬不要誤以為腦震蕩后遺癥是不治之癥。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利于大腦皮層功能的恢復。做早操、練氣功、打太極拳以及散步等對腦震蕩后遺癥患者尤其適宜。
2015-11-21 18: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