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腫大術后賁門恢復慢,醫生不讓進食對嗎
你好,我想問問我爸爸在十多年前就查出來了,一直保守治療,現在他的食道腫大,前幾天做氣囊擴充時食管破了,及時做了手術,把食道也劃開了,但是十天后檢查賁門那還是不怎么過,今天第十五天了了醫生還是不讓他吃東西包括水,醫生說要等他食道變小了才讓吃,這樣做對嗎???我覺得不給他吃東西,賁門怎么會恢復運動呢,他現在什么都靠管子灌進肚子里,要是老恢復不好,不是就只有一直靠管子了嗎,那樣誰醫的起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食道腫大進行氣囊擴充時食管破裂并手術,術后十天賁門恢復不佳仍不讓進食,醫生的做法是基于多方面考慮的,包括傷口愈合、防止感染、避免并發癥、評估恢復情況、制定后續方案等。 1.傷口愈合:食道和賁門手術部位需要時間愈合,過早進食可能影響傷口的修復,導致出血、穿孔等嚴重并發癥。 2.防止感染:進食可能引入細菌,增加感染風險,影響恢復進程。 3.避免并發癥:如吻合口瘺等,會加重病情,延長治療時間。 4.評估恢復情況:醫生會通過檢查來判斷賁門的功能恢復程度,以確定何時可以安全進食。 5.制定后續方案:根據恢復狀況,調整治療措施,確保患者能逐漸恢復正常飲食。 醫生不讓進食是為了患者的安全和康復著想,通過管子灌入營養物質能保證患者的基本營養需求。患者和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耐心等待賁門恢復正常功能,從而恢復正常飲食。
2024-12-27 08:2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賁門痙攣又稱賁門失弛緩癥(esophagealachalasia)、巨食管,是食管壁間神經叢的節細胞數量減少,甚至消失,可累及整個胸段食管,但以食管中下部最為明顯。國內文獻中常用的名稱有賁門痙攣和賁門失弛緩癥。其主要特征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LES)高壓和對吞咽動作的松弛反應減弱。臨床表現為咽下困難、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后不適或疼痛
2015-11-22 07:5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醫生的治療方法是正確的,建議還是遵醫囑治療。
2015-11-21 20:09
-
-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賁門部位痙攣與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分布的缺陷有關一)藥物療法對早期賁門痙變病人應解釋病情,安定情緒,少食多餐,細嚼慢咽,并服用鎮靜解痙藥物,如口服1%普魯卡因溶液,舌下含硝基甘油片,以及近年試用的鈣抗拮劑硝苯吡啶等可緩解癥狀。為防止睡眠時食物溢流入呼吸道,可用高枕或墊高床頭,必要時入睡前灌洗食管。(二)食管下段擴張術于賁門內置入頂端帶囊導管后,于囊內注入水,鋇劑或水銀使囊擴張,然后強力拉出,使肌纖維斷裂可擴大食管下端狹窄的管腔,約2/3病人療效良好,但需重復進行擴張術。少數病人尚有併發食管穿孔的危險。目前食管下段擴張術僅適用于禁忌手術或拒絕手術且食管尚未高度擴大的較早期病例。(三)手術治療
2015-11-21 14:0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賁門失弛緩癥是食管動力障礙性疾病,是指吞咽后食管體部無蠕動、賁門括約肌弛緩不良的一種疾病。國內文獻中常用的名稱有賁門痙攣和賁門失弛緩癥。根據名詞原意及食管測壓檢查所見,賁門不是痙攣而是弛緩不良,故以應用賁門失弛緩癥名詞較為合適。
2015-11-21 1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