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今年 4 月起精神異常懷疑母親不忠,是病嗎?
我父親于今年4月份起,精神上發生了變化,總懷疑我母親對他不忠,為此倆經常吵架,父親總是無中生有的亂說。帶他去醫院他也不配合說自己沒有病,請問他這樣子是一種病嗎?以前他們感情很好的。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您父親這種情況有可能是精神方面出現了問題。常見的原因包括心理壓力、腦部疾病、精神障礙、性格改變以及老年癡呆等。 1. 心理壓力: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如工作變動、經濟壓力等,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和猜疑。 2. 腦部疾病:例如腦梗死、腦出血等影響大腦功能,出現認知和精神癥狀。 3. 精神障礙:像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妄想癥等,會產生無根據的懷疑和妄想。 4. 性格改變:隨著年齡增長或環境影響,性格可能發生變化,變得敏感多疑。 5. 老年癡呆:早期可能表現為記憶力下降、情緒改變和猜疑等。 鑒于您父親的情況,建議及時帶他到正規醫院的精神科或神經內科就診,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如頭顱 CT、腦電圖、心理測評等,以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可能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常用的藥物有奧氮平、利培酮、喹硫平等,但使用藥物需遵醫囑。
2025-01-06 04: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美國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如果老年人的身體質量隨時間不斷減少,那么他們患早老性癡呆癥(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風險會很大,而且身體質量減少得越多,患上早老性癡呆癥的幾率就越大。 這項發現首次將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減少與患早老性癡呆癥的幾率聯系在一起。研究人員表示,身體質量降低表明疾病正在形成,身體質量指數的變化可能是早老性癡呆癥的早期臨床癥狀。 此項研究是由美國拉什大學醫療中心的艾倫·布克曼、戴維·班尼特等進行的,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的《神經學》雜志上。有820人參與了此項研究,他們每個人每年都要進行臨床評估,評估內容包括病史、神經檢查和認知功能測試。研究人員還對參與者的體重進行了測量,以確定他們的身體質量指數。所有參與者的年齡都超過65歲。 在調查開始時,參與者當中都未患有老年癡呆癥,他們的平均身體質量指數為27.4。在隨后的追蹤調查中,有151名參與者被確診患有早老性癡呆癥。調查發現,與身體質量指數不變的人相比,那些身體質量指數每年減少一個單位的人,患早老性癡呆癥的危險就增加35%。 此外,研究人員對體重的變化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每年體重減少1英磅,他們染上早老性癡呆癥的風險就增加5%。 班尼特說:“這些發現表明,老年人無法解釋的消瘦可能是早老性癡呆癥的早期跡象。最有可能的解釋是,在臨床癥狀顯現之前,這些人可能就已經出現某種問題。例如,病人大腦控制飲食、新陳代謝的區域受損,就會出現消瘦的早期癥狀。”
2015-11-22 12: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可以有記憶障礙、情緒改變、消瘦等
2015-11-22 04: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癥狀有:(1)記憶障礙:記憶力下降常常是本病的首發癥狀(2)計算力下降:早期計算速度變慢,復雜的不能完成,逐漸出現計算錯誤,連簡單的也不會計算,(3)空間定向障礙:表現為不能準確地判斷物品位置,伸手取物時未達該物而抓空,或伸手過遠將物品碰倒(4)語言障礙:部分患者以語言障礙為首發表現
2015-11-22 01: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這個還不能說是老年癡呆的前灶啊。只能說是記憶減退了。和年紀上了有關系的。老年癡呆也沒有辦法預防的啊。
2015-11-21 22:5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