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血小板減少癥是一種常見的血液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免疫因素、感染、藥物、遺傳、骨髓病變等。治療方法包括去除病因、藥物治療、輸注血小板等。 1.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導致免疫系統攻擊血小板。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等。 2. 感染: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可引發血小板減少。需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抗生素阿莫西林。 3. 藥物:部分藥物可能影響血小板生成,如阿司匹林。需停用可疑藥物。 4. 遺傳:先天性血小板減少,可能需要長期治療和監測。 5. 骨髓病變: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可能需要骨髓移植。 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需根據具體病因和病情制定個體化方案。患者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并定期復查血小板計數。
2025-01-05 21: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血小板是促進血液凝集的物質,我們在受傷后為什么能快速止血就是靠它及體內的凝血系統。如果血小板低的話就會在我們發生碰撞后留下淤斑等。人的血小板正常范圍大概在100-300*10(9次方)/L,你的檢查稍偏低些。可以定期去化驗血常規,如果長期都出現血小板低的情況,那么建議到醫院做個骨髓穿刺排除一下血液疾病的可能。
2015-11-23 01: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病情分析:你好,換了血小板減少癥狀應查清原因并對癥對飲治療。
2015-11-22 22: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