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寄生蟲性關節炎是由寄生蟲感染引起的關節炎癥,治療藥物包括抗寄生蟲藥、抗炎藥、鎮痛藥等。常見的有阿苯達唑、吡喹酮、塞來昔布、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 1.抗寄生蟲藥:阿苯達唑能有效殺滅多種腸道寄生蟲,是治療寄生蟲感染的常用藥物。 2.吡喹酮:對吸蟲、絳蟲等寄生蟲有較好的殺滅作用。 3.抗炎藥:塞來昔布通過抑制炎癥反應,減輕關節炎癥和疼痛。 4.布洛芬: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的效果,能緩解關節炎癥狀。 5.鎮痛藥:對乙酰氨基酚可緩解疼痛,但無抗炎作用。 寄生蟲性關節炎的治療需要根據具體的寄生蟲種類、病情嚴重程度等選擇合適的藥物。患者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同時注意休息和關節的保護。
2025-01-05 17:5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1.細粒棘球蚴的治療治療原則為徹底清除病骨,但可能性一般很小。常用方法有刮除植骨術,同時服用阿苯達唑。 2.絲蟲的治療乙胺嗪(海群生)為首選藥。治療是口服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每天600mg,分2~3次服用,7天為一療程,間隔幾天后再服3個療程。在盤尾絲蟲治療中,服用乙胺嗪可引起全身反應,主要由于成蟲和大量微絲蚴死亡引起的過敏反應,包括寒戰、高熱、頭痛、關節痛和大小關節關節炎,稱作Mazzotti反應,通常需要應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伊維菌素(Ivermectin)很少伴有這種反應,常被首選用于盤尾絲蟲病的治療,單次口服,100~200μg/kg體重。1年服用1~2次,是控制盤尾絲蟲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惡絲蟲病(dirofilariasis)是由犬惡絲蟲(dirofilariaimmitis)引起的一種自限性疾病,在人類很少見。此類屬動物感染的絲蟲病的幼蟲,一般在人體內不能發育成成蟲,但不能正常發育的幼蟲也可造成病變。在臨床上常常表現為呼吸道感染。偶爾病人也可以出現關節疼痛和下肢關節自限性關節炎。由于發病是自限性,無需特殊治療。 3.馬尾松毛蟲的治療急性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抗過敏藥和消炎止痛劑,如氯苯那敏(撲爾敏)和阿司匹林等,關節應保持在功能位。慢性期合并明顯瘺管,竇道和骨病灶時可行竇道切除及病灶清除術。晚期關節畸形強直者可行關節成形或關節置換。
2015-11-23 01:4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一)治療 1.細粒棘球蚴的治療治療原則為徹底清除病骨,但可能性一般很小。常用方法有刮除植骨術,同時服用阿苯達唑。 2.絲蟲的治療乙胺嗪(海群生)為首選藥。治療是口服乙胺嗪(Diethylcarbamazine,DEC),每天600mg,分2~3次服用,7天為一療程,間隔幾天后再服3個療程。在盤尾絲蟲治療中,服用乙胺嗪可引起全身反應,主要由于成蟲和大量微絲蚴死亡引起的過敏反應,包括寒戰、高熱、頭痛、關節痛和大小關節關節炎,稱作Mazzotti反應,通常需要應用皮質激素類藥物治療。伊維菌素(Ivermectin)很少伴有這種反應,常被首選用于盤尾絲蟲病的治療,單次口服,100~200μg/kg體重。1年服用1~2次,是控制盤尾絲蟲病流行的有效措施。 惡絲蟲病(dirofilariasis)是由犬惡絲蟲(dirofilariaimmitis)引起的一種自限性疾病,在人類很少見。此類屬動物感染的絲蟲病的幼蟲,一般在人體內不能發育成成蟲,但不能正常發育的幼蟲也可造成病變。在臨床上常常表現為呼吸道感染。偶爾病人也可以出現關節疼痛和下肢關節自限性關節炎。由于發病是自限性,無需特殊治療。 3.馬尾松毛蟲的治療急性期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抗過敏藥和消炎止痛劑,如氯苯那敏(撲爾敏)和阿司匹林等,關節應保持在功能位。慢性期合并明顯瘺管,竇道和骨病灶時可行竇道切除及病灶清除術。晚期關節畸形強直者可行關節成形或關節置換。 (二)預后 1.細粒棘球蚴的預后主要取決于受累部位及病變的程度。骨盆及脊柱病變預后較差。 2.馬尾松毛蟲的本病治愈后很少復發,但有關節畸形或功能障礙者則很難完全恢復。
2015-11-23 01: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