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打針導致肌肉萎縮,可能與藥物刺激、注射操作不當、局部感染、神經損傷、個體免疫反應等有關。 1.藥物刺激:某些藥物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如部分抗生素、化療藥物等,可能引起局部組織炎癥和萎縮。 2.注射操作不當:注射時針頭刺入過深、注射部位不準確或反復在同一部位注射,易損傷肌肉組織。 3.局部感染:注射后發生感染,炎癥蔓延可影響肌肉正常功能,導致萎縮。 4.神經損傷:打針過程中可能損傷周圍神經,影響肌肉的營養和支配,造成萎縮。 5.個體免疫反應:部分人對注射的藥物或相關成分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引發肌肉萎縮。 一旦發現打針后出現肌肉萎縮,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評估,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在接受注射治療時,要選擇正規醫療機構,以降低此類風險。
2025-01-05 15: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坐骨神經損傷,試用推拿
2015-11-23 06:0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您的情況分析是小兒麻痹癥+肌肉萎縮。建議您盡早針灸推拿康復治療結合中藥調理。在疾病的前6個月,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平時多吃營養豐富的食物和營養神經的食物。適當鍛煉患肢有利于康復。祝您早日治療康復。
2015-11-22 13:0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又名小兒麻痹癥,是由脊髓灰質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咽痛和肢體疼痛,部分病人可發生弛緩性麻痹。流行時以隱匿感染和無癱瘓病例為多,兒童發病較成人為高,普種疫苗前尤以嬰幼兒患病為多,故又稱小兒麻痹癥1、臥床休息病人臥床持續至熱退1周,以后避免體力活動至少2周。臥床時使用踏腳板使腳和小腿有一正確角度,以利于功能恢復。 2、對癥治療可使用退熱鎮痛劑、鎮靜劑緩解全身肌肉痙攣不適和疼痛;每2~4小時濕熱敷一次,每次15~30分鐘;熱水浴亦有良效,特別對年幼兒童,與鎮痛藥合用有協同作用;輕微被動運動可避免畸形發生。
2015-11-22 10:0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為什么糖丸不給吃了? -
Q: 小兒麻痹癥手術治療適合哪些人? -
Q: 脊髓灰質炎后遺癥反復發作如何應對? -
Q: 脊髓灰質炎后遺癥反復發作如何應對? -
Q: 小兒麻痹癥是否能通過手術治療? -
Q: 小兒麻痹癥是否能通過手術治療? -
Q: 小兒麻痹能否被治愈? -
Q: 小兒麻痹能否被有效治愈? -
Q: 脊髓灰質炎后遺癥有哪些禁忌? -
Q: 脊髓灰質炎后遺癥有哪些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