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長期站立患下肢靜脈曲張,現癥狀加重怎么辦?
我作為一名有三十多年教齡的教師,長期的站立使我患上了下肢靜脈曲張,起初并沒有異樣的感覺,但近期腳踝處皮膚顏色變黑而且出現下肢腫脹,膝關節內側有3~4個疙瘩,大腿根處也有。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下肢靜脈曲張是由于靜脈壁薄弱、靜脈瓣膜缺陷、淺靜脈內壓力持久升高導致的。患者長期站立,病情加重,出現皮膚變色、腫脹、疙瘩等癥狀。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一般治療: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時抬高患肢,穿醫用彈力襪。 2. 藥物治療:口服邁之靈片、地奧司明片、羥苯磺酸鈣膠囊等,可改善靜脈功能。 3. 手術治療:常見的有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加剝脫術、激光閉合術等。 4. 硬化劑治療:向曲張靜脈內注入硬化劑,使靜脈閉塞。 5. 中醫治療:如中藥調理、針灸等,輔助緩解癥狀。 下肢靜脈曲張需及時治療,以防病情進一步惡化。患者應選擇正規醫院,根據自身病情和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2025-01-05 22: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得了靜脈曲張要及時治療,靜脈曲張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患者承受的痛苦少,花費也相對較少!下肢靜脈曲張在早期時,沒有特別的癥狀。隨著病情加重,靜脈曲張的程度也逐漸加重,患肢酸脹、疼痛也就越明顯,小腿會出現彎彎曲曲的“蚯蚓筋”。甚至患肢發生淤積性皮炎,足靴區變紫色,色素沉著、濕疹樣皮膚炎等,最終發生淤血性潰瘍,經久不愈,或導致截肢。
2015-11-22 13: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