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伴不適癥狀,需打胰島素嗎?
我患有糖尿病已有八年時間,一直服用“格列吡嗪”藥物,近段時間又服用“糖適平”藥物,餐前血糖一般為5.8—6.8之間,餐后2小時血糖8—12之間,經常莫名其妙出汗,同時伴有心慌的感覺,前段時間兩條小腿有異樣的感覺,后吊了“血塞通”藥水,好了。像我這樣血糖有波動,需要打胰島素嗎?打胰島素比吃藥副作用小嗎?2002年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穩定,并出現出汗、心慌等癥狀,是否需要打胰島素,不能一概而論,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血糖水平、胰島功能、并發癥情況、藥物副作用、患者依從性等。 1. 血糖水平:若通過口服藥物血糖仍波動較大,尤其是餐后血糖持續偏高,可能需要胰島素治療。 2. 胰島功能:通過檢查評估胰島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若功能較差,胰島素可能更適合。 3. 并發癥情況:如果已經出現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胰島素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血糖,延緩并發癥進展。 4. 藥物副作用:長期服用口服降糖藥可能出現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腸道不適等,此時胰島素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5. 患者依從性:患者能否按時注射胰島素,以及對注射的接受程度也會影響治療方案的選擇。 總之,對于血糖波動且有不適癥狀的糖尿病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和評估,由醫生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各有優缺點,關鍵是要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式。
2025-01-05 22: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口服降糖藥物和注射胰島素相比,注射胰島素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種控制血糖的方式,而且不需要通過肝臟和腎臟進行代謝,任何口服的降糖藥物都需要通過肝臟和腎臟的代謝。長期口服降糖藥物的患者需要定期的檢查肝功能和腎功能,預防藥物帶來的副作用。注射胰島素需要定時定量,進食也要相應的定時定量,避免出現低血糖或者是劑量不足造成效果不明顯。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病情選擇注射胰島素治療。平時注意控制飲食,低脂低糖攝入,多食用蔬菜,加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祝您心情愉快!
2015-11-23 06: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您好!首先您的空腹血糖在5.8-6.8波動,屬于正常波動,應該說血糖控制的尚可。而餐后血糖偏高一點。而您如果您有心慌、出汗,要考慮可能是低血糖發作。建議您有此癥狀時查一個指血糖。胰島素對肝功、腎功沒有影響,主要是有可能引起低血糖。如果您只服用了一種降糖藥血糖控制在這個水平,我建議您可以再加用一種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拜糖平。如果您想換成胰島素治療,也可以。
2015-11-23 04:2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您的血糖控制不佳,病情沒有得到控制,根據血糖水平考慮胰島功能比較差,口服降糖藥物不足以控制病情,建議胰島素治療,提倡早期使用胰島素:傳統治療2型糖尿病方法是先飲食、運動治療,無效后用口服降糖藥,再無效用胰島素,已延續了幾十年。這種方法主要是應用磺脲藥,刺激胰島β細胞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以降低血糖。然而忽視了長期刺激帶病工作的胰島細胞,使其得不到充分休息,會導致胰島功能的過早衰竭,并發癥提前出現。那么理想的治療方案應該是在降低血糖的同時,盡量保護胰島細胞功能。于是就出現了早期使用胰島素替代治療的方法。它的益處是:可以糾正體內胰島素的不足,降低高血糖對β細胞的毒性作用,改善內源性胰島素的分泌,抑制肝糖輸出降低清晨高血糖,提高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使已經受損的胰島細胞得到休息,殘存胰島功能得到恢復,如此可以延緩疾病進展。另外,胰島素沒有對肝腎的副作用,因為正常人也是通過胰島素來調節血糖的。祝您早日康復!
2015-11-23 01:0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首先您的空腹血糖在5.8-6.8波動,屬于正常波動,應該說血糖控制的尚可。而餐后血糖偏高一點。而您如果您有心慌、出汗,要考慮可能是低血糖發作。建議您有此癥狀時查一個指血糖。胰島素對肝功、腎功沒有影響,主要是有可能引起低血糖。如果您只服用了一種降糖藥血糖控制在這個水平,我建議您可以再加用一種降糖藥,如:二甲雙胍、拜糖平。如果您想換成胰島素治療,也可以。
2015-11-22 19: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