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竇性心律不齊和早搏是常見的心律失常,其治療方法包括生活方式調整、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治療需根據具體病情、癥狀嚴重程度等綜合考慮。 1.生活方式調整:保持規律作息,避免勞累、情緒激動和大量飲酒、咖啡等刺激性飲品。適當運動,增強心肺功能。 2.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美托洛爾、普羅帕酮、胺碘酮等。美托洛爾可減慢心率,改善癥狀;普羅帕酮能抑制心律失常;胺碘酮適用于較嚴重的心律失常。但藥物使用需遵醫囑。 3.射頻消融術:對于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癥狀嚴重的患者,可考慮射頻消融術,通過導管消融異常的心肌組織。 4.中醫調理:部分患者可嘗試中醫治療,如中藥調理、針灸等,但需在專業中醫指導下進行。 5.定期復查:無論采取何種治療方法,都應定期復查心電圖、動態心電圖等,監測病情變化。 總之,竇性心律不齊和早搏的治療方法多樣,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并積極配合治療,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05 21:0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1,新陳代謝異常:體內電解質(例如:鉀.鈉.鈣)不平衡,內分泌失調(例如:甲狀腺功能亢進. 2,情緒:尤其在情緒激動時,因影響內分泌系統會產生心律不齊. 3,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變,及先天性心臟病等1.通常心律不齊都有—些潛在原因,所以要治療心律不齊,需同時治療潛在的疾病,此外,戒煙.戒酒.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可樂),放松情緒,對心律不齊的控制也有幫助,此外,有醫學報導說心律不齊與吃檳榔有關,若有此習慣的病人,也應戒檳榔2.,手術:經電氣生理學檢查后,有些心律不齊可經由心導管行電燒手術,將心律不齊的源頭或天生的異常神經燒掉,以達到根治的目的
2015-11-23 05:0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心律不齊”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過了一般范圍.心臟自律性異常或傳導障礙引起的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或心律不齊;精神緊張,大量吸煙,飲酒,喝濃茶或咖啡,過度疲勞,嚴重失眠等常為心律失常的誘發因素;心律失常特別多見于心臟病患者,也常發生在麻醉,手術中或手術后. 1,電擊:心律不齊發生時,若引起心輸血量減少,造成休克或準休克狀況,醫生就會使用去顫器(—種醫學電擊儀器),在病人胸部電擊,使心臟回復正常心跳. 2,心律調節器:它的做法是將—根電極線置于在心臟的表面或右心室內,另外—端接上—個電池(含感應器),當心跳慢到—定程度或停止時,感應器便可發出電波,刺激心臟產生跳動,這是專門用來治療心臟傳導阻滯的.另外—種調節器是針對心跳過速時使用的,它的作用就好像體外電擊—樣.心律整調節器的電池通常置放在胸部鎖骨下或腹部的皮下組織,電池的壽命在10年以上,若電用完了,只要手術將電池更換即可.裝置心律調節器的病人需避免與高壓電.電磁波接近,使用手提電話時,避免將手機靠近電池的位置,以免影響心律調節器的功能.
2015-11-23 02: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的這種情況再結合你的年齡來看,可以做一下心臟B超檢查,看是否可以排除是心臟的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你可以根據你的具體情況定時的做檢查,可以根據心臟B超檢查,待確定病因之后,接受合理的治療,現在最好是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對癥治療.
2015-11-23 01:5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竇性心律不齊竇房結發出的激動不規則,心動周期顯著快慢不均,稱為竇性心律不齊.臨床上,竇性心律不齊分以下幾種類型: (1)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是竇性心律不齊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發生于兒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較少見.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發生機理是由于在呼吸過程中,體內迷走神經與交感神經的張力發生變化,使竇房結自律性也因之發生周期性,規律性改變.吸氣時交感神經張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氣時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心率變慢.心率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于一個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時心律轉為規整.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恒定. ②心率的快慢隨呼吸變化而變化,吸氣時心率增快,呼氣時心率減慢,其快慢變化的周期恰等于一個呼吸周期. ③在同一個導聯中,R-R間距或P-P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于0.12秒. (2)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 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較少見,具體原因還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與生氣,情緒不穩定,或使用某些藥物(如洋地黃,嗎啡等)有關.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為竇房結發出的“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其形態較恒定. ②P波頻率變化與呼吸無關,心率有時突然增快. ③在同一導聯中,P-P間距或R?R間距差異達0.12秒以上. ④P?R間期大于0.12秒. (3)竇房結內游走性節律: 激動的發生點在竇房結內移動,因此,心電圖上的P波形態,大小與方向逐漸發生變化,其心電圖特點如下: ①P波是竇性P波(Ⅰ,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 ②P波形態,大小變化不一致. ③P?R間期發生長短變化,但都已超過0.12秒. (4)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 與心室收縮排血有關的竇性心律不齊,是由于心室收縮排血異常致竇房結血液供應不均勻,從而造成竇房結的自律性發生改變. (5)異位心律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異位激動,尤其是發自心房的異位激動,有時可使竇房結的激動提早發生,繼之竇房結受抑制,因而發生一過性異位激動所誘發的竇性心律不齊. 竇性心律慢于每分鐘60次稱為竇性心動過緩.可見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其他原因為顱內壓增高,血鉀過高,甲狀腺機能減退,低溫以及用洋地黃,β受體阻滯劑,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藥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竇綜合征.治療原則: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種50次,無癥狀者,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于每分鐘40次,且出現癥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藥物(如阿托品,麻黃素或異丙腎上腺素).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可考慮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4.原發病治療. 5.對癥,支持治療. 用藥原則: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誘因后,癥狀可消失. 2.有明確的原發性疾病時應積極治療. 輔助檢查: 1.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不低于每分鐘50次. 2.竇性心動過緩心率低于每分鐘40次. 療效評價: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鐘60次以上,自覺癥狀消失. 2.好轉:心率提高到每分鐘50次以上,自覺癥狀好轉. 3.無效:治療前后心率無變化,癥狀無緩解.
2015-11-22 23: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