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及應對方法
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今年夏天,我去了醫院進行了全方位的檢查,查處了是頸椎病,并且導致了腦供血不足,真夠悲劇的,看到這種情況我感覺整個人都懵了,不知道怎么著么不幸的事會發生在我身上。請問醫生,頸椎病是什么意思啊?我該怎么辦?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主要是由于頸椎病變影響血管、神經等,如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頸椎生理曲度改變、頸部肌肉緊張、頸椎椎間關節紊亂等。 1. 頸椎間盤突出:突出的椎間盤可能壓迫椎動脈,影響腦部供血。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如甲鈷胺、維生素 B12、布洛芬),嚴重時需手術。 2. 頸椎骨質增生:增生的骨質刺激或壓迫血管。可通過按摩、針灸緩解,必要時服用活血化瘀藥物(如復方丹參片、血塞通片)。 3. 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正常生理曲度消失,影響血管血流。需調整坐姿,使用合適的枕頭,配合牽引治療。 4. 頸部肌肉緊張:長期緊張會擠壓血管。可進行熱敷、推拿放松肌肉。 5. 頸椎椎間關節紊亂:關節位置異常影響血管。手法復位或佩戴頸托有助于恢復。 總之,頸椎病導致腦供血不足需要重視,及時就醫,采取綜合治療措施,并注意日常頸部保健,避免長時間低頭等不良姿勢。
2025-01-05 20: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