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出現口吐白沫等癥狀是癲癇嗎?
我妹妹這1個月一直出現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兩眼上翻等癥狀,過后就又好了,而且她自己都不知道她之前是怎么樣的,一點記憶都沒有,我們那里人多說是癲癇,我真的不是很清楚,所以想借助百度這個強大的平臺,請好心人告訴我下癲癇發病的時候是會出現這些癥狀的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發病時可能會出現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兩眼上翻等癥狀,但這些癥狀并非癲癇所特有,其他疾病也可能有類似表現。比如腦部感染、腦部腫瘤、低血糖、電解質紊亂、心源性疾病等。 1.腦部感染:如腦炎、腦膜炎等,病原體侵襲腦部引發炎癥,導致神經功能異常。 2.腦部腫瘤:腫瘤壓迫或侵犯腦組織,影響神經功能。 3.低血糖:血糖過低影響大腦能量供應,引發神經異常放電。 4.電解質紊亂:鉀、鈉、鈣等電解質失衡,影響神經肌肉興奮性。 5.心源性疾病:如心律失常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引起類似癥狀。 總之,僅憑這些癥狀不能確診為癲癇,需要進行腦電圖、頭顱 CT 或 MRI、血液檢查等相關檢查,以明確病因。建議及時前往正規醫院的神經內科就診,接受專業的診斷和治療。
2025-01-06 00: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1、大發作:約占癲癇發作的50%,多在1歲左右或14—17歲之間。大發作可分四個時期:(1)先兆期:有頭暈、胃部不適。(2)強直期:突然意識喪失、倒地、頭后仰、肢體強直,由于隔肌痙攣,病人發出“羊羔”樣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持續數十秒不等。(3)陣攣期:全身肌肉有節律性抽動、常咬破舌頭、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續1-3分鐘。(4)恢復期:一般要數十分鐘才能清醒,病人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全身疼痛、乏力。個別病人在恢復期有狂燥、亂跑亂叫、打人毀物等情況發生。2、小發作:癡癇小發作又稱失神發作,典型的表現為病人有短暫意識喪失,大多數意識完全喪失,偶爾意識障礙較淺,對周圍有所了解,能聽見問話,但不能回答。意識障礙短暫而頻發為其特點。3、精神運動性發作:在意識障礙的背景上,常有錯覺、幻覺及自動癥等。因多由顳葉病變引起,故又稱顳葉癲癇。發病年齡在各型癲癇中較晚,多在20歲左右首次發病。約有40%的病人發病時有先兆,感到胃部不適、幻聽、幻味、眩暈、惡心、恐懼等。溫馨提示應避免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成人至少保證每天睡眠7~9小時,兒童至少8~16小時.參加適量運動,如散步、慢跑、羽毛球、網球、乒乓球等,不能參加游泳、登山、跳水等運動,也盡量不騎自行車,防止發作時摔傷,或出現交通事故;少看電視,禁止玩電子游戲。
2015-11-23 08: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大發作:約占癲癇發作的50%,多在1歲左右或14—17歲之間。大發作可分四個時期:(1)先兆期:有頭暈、胃部不適。(2)強直期:突然意識喪失、倒地、頭后仰、肢體強直,由于隔肌痙攣,病人發出“羊羔”樣吼叫,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暫停,持續數十秒不等。(3)陣攣期:全身肌肉有節律性抽動、常咬破舌頭、口吐白沫、可伴有大小便失禁,一般持續1-3分鐘。(4)恢復期:一般要數十分鐘才能清醒,病人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全身疼痛、乏力。個別病人在恢復期有狂燥、亂跑亂叫、打人毀物等情況發生。2、小發作:癡癇小發作又稱失神發作,典型的表現為病人有短暫意識喪失,大多數意識完全喪失,偶爾意識障礙較淺,對周圍有所了解,能聽見問話,但不能回答。意識障礙短暫而頻發為其特點。3、精神運動性發作:在意識障礙的背景上,常有錯覺、幻覺及自動癥等。因多由顳葉病變引起,故又稱顳葉癲癇。發病年齡在各型癲癇中較晚,多在20歲左右首次發病。約有40%的病人發病時有先兆,感到胃部不適、幻聽、幻味、眩暈、惡心、恐懼等。
2015-11-23 04: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大發作):突然意識喪失,繼之先強直后陣攣性痙攣。常伴尖叫、面色青紫、尿失禁、舌咬傷、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續數十秒或數分鐘后痙攣發作自然停止,進入昏睡狀態。醒后有短時間的頭昏、煩躁、疲乏,對發作過程不能回憶。若發作持續不斷,一直處于昏迷狀態者稱大發作持續狀態,常危及生命。 2.失神發作(小發作):突發性精神活動中斷,意識喪失、可伴肌陣攣或自動癥。一次發作數秒至十余秒。腦電圖出現3次/秒棘慢或尖慢波綜合。 3.單純部分性發作:某一局部或一側肢體的強直、陣攣性發作,或感覺異常發作,歷時短暫,意識清楚。若發作范圍沿運動區擴及其他肢體或全身時可伴意識喪失,稱杰克森發作(Jack)。發作后患肢可有暫時性癱瘓,稱Todd麻痹。 4.復雜部分性發作(精神運動性發作):精神感覺性、精神運動性及混合性發作。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及明顯的思維、知覺、情感和精神運動障礙。可有神游癥、夜游癥等自動癥表現。有時在幻覺、妄想的支配下可發生傷人、自傷等暴力行為。 5.植物神經性發作(間腦性):可有頭痛型、腹痛型、肢痛型、暈厥型或心血管性發作。 6.無明確病因者為原發性癲癇,繼發于顱內腫瘤、外傷、感染、寄生蟲病、腦血管病、全身代謝病等引起者為繼發性癲癇。
2015-11-23 02:1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服用抗癲癇藥物的婦女所生嬰兒發生各種畸形的危險性(4%~8%)高于正常人群2~3倍。各種抗癲癇的藥物對胎兒的影響也不盡相同;一般認為苯妥英鈉、魯米那、丙戊酸類藥物有較高的致畸率。其他藥物,如卡馬西平等也有一定的致畸性。另外還與服用藥物的種類和劑量有關,服用藥物的種類越多劑量越大,其危險性越高。因此,服藥中的癲癇婦女在懷孕前應在癲癇專科醫生的指導下做好計劃。在妊娠前半年就應將癲癇發作控制到最少,藥物盡量由多劑減致單劑,維持能夠控制癲癇發作的最低劑量。整個妊娠期要定期隨診,定期測定藥物血中濃度,定期產前檢查,包括B超檢查。妊娠期限的癲癇婦女應常規服用葉酸及多種維生素,防止藥物致畸作用和分娩時可能出現的出血傾向。只要做好以上準備工作。90%的癲癇婦女是能夠正常懷孕及分娩的,所生的寶寶也是健康的。。癲癇患者懷孕后,45%的人發作次數增加,特別是服用西藥,通過肝臟代謝,胎兒組織和胎盤易致抗癲癇藥血清濃度降低,而不能控制發作,若增加劑量,對母親和胎兒都有影響。。
2015-11-22 17: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