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皮膚瘙癢且有疙瘩,可能由過敏反應、皮膚感染、蚊蟲叮咬、皮膚干燥、內分泌疾病等引起。 1. 過敏反應:當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螨、某些食物或藥物時,免疫系統會產生過度反應,導致皮膚瘙癢和起疙瘩。可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馬來酸氯苯那敏等緩解癥狀。 2. 皮膚感染:細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皮膚,如毛囊炎、體癬、帶狀皰疹等,會出現瘙癢和疙瘩。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抗真菌藥(如酮康唑)或抗病毒藥(如阿昔洛韋)。 3. 蚊蟲叮咬:蚊蟲叮咬后釋放的物質會引起皮膚炎癥反應,導致瘙癢和起疙瘩。一般可自行緩解,若癥狀嚴重,可涂抹爐甘石洗劑。 4. 皮膚干燥:環境干燥或皮膚水分流失過多,會使皮膚變得干燥、粗糙,容易出現瘙癢和小疙瘩。應注意保濕,使用保濕霜或乳液。 5. 內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內分泌疾病可能影響皮膚代謝,導致瘙癢和疙瘩。需要治療原發疾病來改善皮膚癥狀。 總之,皮膚瘙癢且有米粒大小疙瘩的原因較多。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到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2025-01-06 06:3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這是過敏的表現,可以考慮適當補充鈣和維生素C進行調理。同時在配合吃鹽酸西替利秦片進行調理。具體劑量請遵醫囑.
2015-11-23 02:1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