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胃粘膜脫落導致經常胃痛,可能與不良飲食習慣、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精神壓力、胃酸分泌過多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調整飲食、藥物治療、去除病因、心理調節等。 1. 調整飲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減少咖啡、酒精攝入。規律進餐,細嚼慢咽,減輕胃的負擔。 2. 藥物治療:可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枸櫞酸鉍鉀;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若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需使用四聯療法,包括兩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質子泵抑制劑(如上述奧美拉唑)和鉍劑。 3. 去除病因:如停止服用可能損傷胃黏膜的藥物。 4. 心理調節:保持良好心態,避免長期精神緊張、焦慮,必要時進行心理疏導。 5. 定期復查:了解胃粘膜恢復情況,以便調整治療方案。 胃粘膜脫落引起的胃痛需要綜合治療,患者要積極配合,同時注意生活中的細節,促進胃黏膜的修復和病情的恢復。
2025-01-08 08:3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胃粘膜脫落是慢性胃炎的一種,和平時的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系。想治療就必須做到飲食習慣的配合。要做到飲食忌生冷硬辣刺激食物,不喝酒、不吸煙。三餐定時定量,忌饑一頓飽一頓的??梢詿岱笪覆?,促進愈合。藥物可以口服奧美拉唑,嗎丁啉、胃樂新等藥物治療。最好做一下C14尿素試驗,看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引起。對于治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015-11-23 19:2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