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面癱患者嘴角恢復過程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病情嚴重程度、治療及時性、個體差異、康復訓練以及日常護理等。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9-02-02 15:40
1.病情嚴重程度:輕度面癱癥狀相對較輕,恢復較快;重度面癱可能涉及神經損傷較嚴重,恢復時間較長。
2.治療及時性:早期接受規范治療,如針灸、理療、營養神經藥物(甲鈷胺、維生素 B1、腺苷鈷胺)等,有助于促進神經修復,加快恢復。
3.個體差異:不同患者的身體狀況和自身修復能力不同,年齡、基礎疾病等都會影響恢復速度。
4.康復訓練:積極進行面部肌肉的康復訓練,如抬眉、閉眼、鼓腮等動作練習,能增強肌肉力量,加速恢復。
5.日常護理:注意面部保暖,避免冷風刺激,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態,也對恢復有益。
總之,面癱患者嘴角的恢復是一個綜合的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進行康復訓練,同時做好日常護理,以促進病情盡快康復。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腦癱發病多在出生前或嬰兒期,病因有:產傷、新生兒核黃膽,腦缺氧;早產等。癥狀主要是肌張力增強,外展困難,重者可見肌肉強直、攣縮、關節保持屈曲姿勢。輕者可見手的精細動作差,行走時腳后跟不能著地。此類患者多伴有語言發育及構音障礙以及斜視,約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抽搐及智力障礙。
2015-11-24 00: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輕度腦癱的癥狀主要有以下幾點:一、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二、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三、頭圍異常: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損傷兒往往有頭圍異常。
2015-11-23 14: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孩子是小兒腦癱,雙手精細動作差嗎?運動協調性差嗎?語言表達差嗎?兩根手指會配合拿東西嗎?我們用中藥龜-龍-腦-康促進孩子腦發育,中藥修復腦細胞損傷。腦癱發病多在出生前或嬰兒期,病因有:產傷、新生兒核黃膽,腦缺氧;早產等。癥狀主要是肌張力增強,外展困難,重者可見肌肉強直、攣縮、關節保持屈曲姿勢。輕者可見手的精細動作差,行走時腳后跟不能著地。此類患者多伴有語言發育及構音障礙以及斜視,約1/3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抽搐及智力障礙。腦癱會造成運動發育遲緩。出生3個月后仍不活躍,不好動,俯臥時手足無爬行動作;嬰兒出生4-6月后手仍緊張握。慌張步態、剪刀步態等。可以給孩子服用中藥李氏5號促進腦發育,孩子說話,走路和智力有希望恢復正常水平。左側有聯系方式有需要可直接咨詢。
2015-11-23 13:5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早產引起的輕度腦癱。走路不自然,應用藥物效果不理想。最好的辦法是功能鍛煉。每天抽出一定時間,給予孩子被動鍛煉。腳后跟肌腱短,因此要好好鍛煉蜷腿運動。腳尖往腹部使勁牽拉。
2015-11-23 05: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