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經后發福體檢發現宮體癌怎么辦?
絕經已經有幾年了,因為退休在家,子女都在外地,所以平常也就是照顧自己和老伴的日常生活,沒有太大的活動量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不斷發福,前段時間女兒帶我去做體檢時,發現有宮體癌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絕經后女性發福,體檢發現宮體癌,可能與激素變化、肥胖、生活方式、遺傳因素、慢性疾病等有關。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激素治療及綜合治療等。 1.激素變化:絕經后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響子宮內膜,增加宮體癌風險。 2.肥胖:脂肪組織可產生雌激素,導致激素失衡,增加患病幾率。 3.生活方式: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衡等不良生活方式影響身體代謝。 4.遺傳因素:家族中有宮體癌患者,患病風險相對較高。 5.慢性疾?。喝缣悄虿 ⒏哐獕旱?,可能影響內分泌,增加宮體癌發病可能。 6.治療方法: 手術:根據病情選擇全子宮切除術、廣泛子宮切除術等。 放療:包括外照射和近距離放療。 化療:常用藥物有紫杉醇、順鉑、卡鉑等。 激素治療:如孕激素類藥物。 綜合治療: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治療手段。 絕經后女性應關注自身健康,定期體檢。一旦確診宮體癌,應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保持良好心態,提高生活質量。
2025-01-08 06: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婦女進入更年期后神經和內分泌系統發生了變化,雌激素水平低下使脂肪分解減少,再加上活動少,食欲增加,加重了肥胖。肥胖與冠心病、高血壓、心肌梗死、糖尿病等關系密切。宮體癌的病因尚未明確,但是與肥胖確實有一定關系,據調查宮體癌患者肥胖居多。女性朋友要控制高蛋白質、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多吃綠色蔬菜,使體內雌激素的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圍。控制高蛋白質、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對肥胖、初潮早、絕經遲、無生育、少生育、子宮內膜腺瘤型增生、子宮內膜腺囊性增生、功能性卵巢瘤等高危人群預防子宮內膜癌,都是至關重要的。更年期婦女最好少使用雌激素,使用雌激素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配合孕激素服用。適當鍛煉身體,有益于控制體內雌激素水平。宮內膜癌與子宮內膜腺瘤型增生、無排卵型功血、子宮內膜腺囊性增生、功能性卵巢瘤等有關,因此,要重視這些婦科疾病的治療并預防其復發
2015-11-23 21:3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主要還是內分泌失調引起的,您還是需要慢慢調養的,祝您身體健康!
2015-11-23 20: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子宮體癌又稱子宮內膜癌,多見于絕經后婦女,發病高峰年齡為55~60歲。1、子宮體癌的發生一般認為與長期接受內源性或外源性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而無周期性的孕酮抑制有關。常見于絕經較晚、絕經后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未婚、未育者。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以及高血壓婦女患子宮體癌的幾率較高。2、肥胖干擾激素代謝,雌激素蓄積在多量的脂肪內所致,導致子宮內膜長期受雌激素刺激。
2015-11-23 12: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肥胖的女性因為機體的脂肪過多,將增加雌激素的儲存,以及增加血漿雄烯二酮轉化為雌酮。雌酮的雌激素效應較其他雌激素強,而雌激素長時期持續存在或出于高水平,抑或不適當的產生與刺激,是發生子宮內膜癌重要而直接的原因。所以說肥胖明顯的婦女增加患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體重超過正常的15%,其危險性增加3倍。所以要控制體重,配合服用人參皂苷類抗癌產品今幸(Rh2)護命素,可以激活免疫細胞功能,日常注意膳食,預防宮體癌的產生。
2015-11-23 08: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假期長胖了節后應該如何調整飲食? -
Q: 為什么肥胖會引起糖尿??? -
Q: 哪些人群更容易出現肥胖癥? -
Q: 跳繩減肥后腳踝骨外側疼痛是什么原因? -
Q: 減肥期間哪些水果不宜吃? -
Q: 減肥方法是否有效應如何科學判斷 -
Q: 減肥藥會使子宮變小嗎? -
Q: 學生肥胖可選用哪些減肥茶? -
Q: 韓式減肥方法是否有效可行? -
Q: 懷孕前服用減肥藥和排毒膠囊能備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