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炎患者服兩副中藥,效果及合理性如何
咽部干燥,微癢,且有異物感明顯,現在舌頭上長了很多紅豆豆到咽部處,每天都要吃下火的東西,否則就會舌頭麻木,去醫院檢查說是咽喉炎,吃了約一個月的藥,也沒見有明顯好轉,近來感覺喉部有長一個小小的舌頭樣的東西,吃了些藥還感覺到背部有脹的感覺,去開了兩方中藥如下,第一付配方為:膽南星9g,石菖蒲15g,陳皮15g,制半夏9g,桃仁12g,紅花6g,枳殼12g,生地黃12g,赤芍9g,玄參12g,茯苓20g桔梗6g,苷草3g,僵蠶9g,三浙母15g,三棱10g,莪術10g,第2付配方為:百合15g,生地黃12g,率參30g,麥冬15g,熟地黃15g,當歸12g,川貝母12g,懷牛膝30g,旱蓮草30g,訶子9g,鳳凰衣15g不知這兩付藥是否合理,會不會相互發生沖突,適得其反,它到底對金的病能起到什么樣的用?它可以在一天內同時服用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咽喉炎是一種常見的上呼吸道疾病,患者服用了兩副中藥但效果不佳。對于這兩副中藥的合理性,需從多方面考量,包括藥物組成、功效、適用癥狀等。 1. 藥物組成:第一副中藥包含膽南星、石菖蒲等多種藥材,多具有化痰祛濕、活血通絡等作用。第二副中藥有百合、生地黃等,側重滋陰潤燥、養血生津。 2. 功效分析:第一副藥可能針對痰濕瘀阻的情況,第二副藥更傾向于滋陰養血。 3. 個體差異:每個人對中藥的反應不同,藥效也會受體質、病情嚴重程度等影響。 4. 用藥療程:一個月的服藥時間可能還不足以完全改善病情。 5. 綜合判斷:兩副藥的藥物成分沒有明顯沖突,但具體效果還需結合個體情況。 總體而言,這兩副中藥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治療效果因人而異。患者應繼續遵醫囑用藥,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過度用嗓,如有必要,可再次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2025-01-08 01: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應由醫生根據病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局部對癥治療可以選用中成藥,如利咽靈,草珊瑚含片,保安散等注意口腔衛生,堅持早晚及飯后刷牙.減少煙酒和粉塵刺激,還需糾正張口呼吸的不良習慣.應加強身體鍛煉,增強體質,預防呼吸道感染,少用煙酒,積極治療咽部周圍器官的疾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惱郁悶.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空氣新鮮.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陰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青果等.經常含服4季潤喉片,薄荷喉癥片等.這兩付藥是可以用的.
2015-11-24 11:1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我建議你還是去正規醫院的牙科就診為好,牙科疾病是很難說清楚的,我以前在大學也接觸過牙科,有一定的了解.牙科不同的材料,價格是相差很大的,不同的技術,對牙齒的美觀和使用也是有很大影響的,建議還是去正規醫院檢查下,不好回答你這樣的情況.
2015-11-24 11: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考慮是乳腺增生。需要到醫院的外科或者乳腺專科進行B超和鉬靶檢查等來進行診斷和治療.
2015-11-24 07: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可以用,你可以任選一方,不要同時用兩個方.
2015-11-24 00:4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
Q: 甲流在高原干燥氣候中有哪些癥狀特點? -
Q: 高原干燥環境下甲流癥狀與普通環境有何不同? -
Q: 高原干燥環境遇甲流有哪些獨特癥狀? -
Q: 秋季干燥甲流影響下的食欲問題咋解決? -
Q: 大便異常干燥應如何解決? -
Q: 臉上脫皮干燥發紅沾水疼怎樣治療 -
Q: 口舌干燥如何有效治療? -
Q: 鼻孔干燥呼吸空氣異樣怎樣處理? -
Q: 發質干燥如何改善? -
Q: 皮膚不好有油且干燥該如何改善?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干燥綜合征? 干燥綜合征又稱干燥綜合征(sicca syndrome),是一種以外分泌腺高度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征的自身免疾病。由于其免疫性炎癥反應主要表現在外分泌腺體的上皮細胞,故又稱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體上皮細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臨床癥狀除有唾液腺和淚腺受損、功能下降而出現口干、服于外,尚有其他外分泌腺及腺體外其他器官受累而出現多系統損害的表現。其血清中存在多種自身抗體和高免疫球蛋白。在我國人群的患病率用不同的診斷標準為0.29%~0.77%,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為3%一4%。本病女性多見,男女比為1:9~1:20°發病年齡多在40~50歲,也見于兒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