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所用藥會致格林巴利綜合癥或類似癥狀嗎
左右我有一個朋友,由于母親病故,在奔喪幾日后患上紅眼病,于2010年9月19日在家附近一家診所治療2天,處方如下:1)5%GS250ml硫酸慶大霉素32萬IV利巴韋林0.8g2)左氧氟沙星0.2g100mlIV3)0.9%NS250ml林可霉素1.8gIV地塞米松5mg外用利福平滴眼液。用藥后患者感覺頭暈,腿軟。到當時治療的診所詢問醫生,醫生的解釋為可能是由于林可霉素的副作用引起的肌無力。但在家休息幾日后不見好轉。于27日在診所醫生用另一處方治療,處方如下:1)5%GS250ml葡萄糖酸鈣3gIV但治療效果不佳,又于28日改用加蘭他敏2.5mg肌肉注射,于29日加蘭他敏2.5mg早晚各一次,效果還是不佳,仍是腿軟,乏力。于30日到市人民醫院做電解質檢測,結果正常。后又于2010年10月1日在市中醫院住院。以上為事件的全過程,患者家屬認為患者的臨床表現是在診所治療時用藥后引起的。我想請問,診所的處方的藥品是否會引起格林巴利綜合癥呢?是否會引發其他與臨床表現相似的疾病?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能引起上述的癥狀。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診所所用藥物一般不會直接導致格林巴利綜合癥,但可能因個體差異引發一些不良反應,如頭暈、乏力等。可能的因素包括藥物副作用、原有疾病進展、感染、自身免疫問題、營養缺乏等。 1.藥物副作用:部分藥物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反應,如林可霉素可能引起肌肉無力,但通常停藥后會逐漸恢復。 2.原有疾病進展:紅眼病本身可能引發一些全身性癥狀,在治療過程中病情可能會有所變化。 3.感染:患者在奔喪期間可能接觸到病原體,導致感染,引發身體不適。 4.自身免疫問題:個體自身免疫系統異常,可能在某些誘因下出現癥狀。 5.營養缺乏:奔喪期間的勞累和飲食不規律,可能導致營養缺乏,影響身體機能。 綜上所述,患者出現腿軟、乏力的癥狀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明確病因。建議患者在正規醫療機構接受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2025-01-07 20:0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應該是后遺癥.這個病可以復發的.應該是復查一下.
2015-11-24 05: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格林-巴利綜合征,又稱急性感染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病(AIDP),是神經系統由體液和細胞共同介導的單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的病變范圍廣泛而彌散,主要侵犯脊神經根、脊神經和顱神經,有時也累及脊膜、脊髓及腦部。臨床表現為急性、對稱性、弛緩性肢體癱瘓,腱反射消失,面癱和周圍性感覺障礙。腦脊液常有蛋白增高而細胞數正常。病情嚴重者出現延髓和呼吸肌麻痹,危及病人生命。以雙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為主要臨床表現而無四肢癥狀的GBS較罕見。齊藤等將觀察的7例雙側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分為3組,一組為僅有雙側面神經麻痹伴有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2例,一組雙側面神經麻痹伴有四肢末梢神經輕度受損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4例,一組雙側面神經麻痹可能與變態反應有關1例。前二組被認為是格林-巴利綜合征的一個類型─特發性多發性腦神經炎。元村等總結有以下特征: ⑴原因不明,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⑵急性發病。 ⑶主要有雙側運動性腦神經同時受累。 ⑷無四肢末梢神經功能障礙,如果有也屬一過性,癥狀輕微。 ⑸預后良好。 ⑹常有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被認為是GBS的一個類型。 目前認為,本病是一個綜合征,而非一獨立疾病。本病應與特發性雙側面神經麻痹、無菌性腦膜炎和輕度葡萄膜炎等易引起雙側面神經麻痹的疾病相鑒別。癌性腦膜炎、白血病、外傷、惡性腫瘤、糖尿病、先天性疾病、顱底蛛網膜粘連等均可引起雙側面神經麻痹。因此,臨床上對發生雙側面神經麻痹的患者應做如下常規檢查:血常規、血糖、尿糖、腦脊液常規、細胞學檢查及頭CT掃描。 治療主要用激素、能量合劑和維生素B族,預后較好。個別病例可遺有單側或雙側面神經輕癱。 1.綜合治療與護理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繼發感染是治療的關鍵。吞咽肌及呼吸肌受累時咳嗽無力,排痰不暢,必要時氣管切開,呼吸機輔助呼吸;加強護理,多翻身,以防褥瘡;面癱者需保護角膜,防止潰瘍。因本病可合并心肌炎,應密切觀察心臟情況,補液量不易過大。 2.激素應用有爭議,可早期短時應用,療程不宜過長,一般在1個月左右,急性嚴重病例可短期沖擊治療,氫化考的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3~0.5mg/kg.d。 3.大劑量丙種球蛋白靜脈應用,400mg/kg.d,共5天。應盡早用,但價格較昂貴。 4.血漿交換治療是近年來開展的新治療,初步認為有效,但需專用設備,且價格昂貴。 5.適當應用神經營養藥物如輔酶A、ATP、細胞色素C等代謝性藥物,亦可同時應用維生素B12。彌可保等。
2015-11-24 03:4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孕期用藥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不用藥則對胎兒的負面影響更大。所以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劑量,使用最低有效劑量進行治療
2015-11-23 23:1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格林巴利綜合癥是指一種急性疾病,以神經根,外周神經損害為主,伴有腦脊液中蛋白-細胞分離為特征的綜合征.本綜合癥又名急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病因與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與發病前有非特異性感染史與疫苗接種史,而引起的遲發性過敏反應性免疫疾病,其主要病變是周圍神經廣泛的炎癥性節段性脫髓鞘.西醫學治療本病強調病因治療,以及脫水治療,營養神經等對癥處理.在急性進展期,病人免疫功能亢進,又無合并感染或其它禁忌癥時,可應用激素.若已出現呼吸肌麻痹而輔助呼吸和免疫功能低下,且已合并呼吸道感染者,以不用為宜.血漿替換療法,有人認為有一定療效,特別對于年輕患者,早期應用效好.對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轉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等,可能有裨益.亦可給干擾素5毫克,肌注,日1次.非急性期可給B族維生素,加蘭他敏5-10毫克,肌注,日1次;地巴唑10毫克,口服,日3次.醫學認為本病屬于“痿證”范疇.其病因多由于暑濕,濕熱;病機乃濕熱侵淫經脈,筋脈弛緩,日久傷及肝腎脾三臟,致使精血虧損,肌肉筋骨失常,其治療多以清熱利濕,潤燥舒筋,活血通絡,益氣健脾,滋補肝腎,布精起痿的等方法.
2015-11-23 22: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