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擔心不會發生的事且為此苦惱,咋回事?
我最近,總會想些可能不會發生的事情,走在路上看到挺遠處的煙頭,就把怎么敢邁步了,怕踩上。拎著包裝了個人,就會瞎想那人身上沾著什么東西會不會蹭到我的包上,會尋思很長時間,不趕上公廁,覺得臟東西會粘到自己身上,這是真么情況,該怎么解決?擺脫大夫,我很苦惱!!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種總是擔心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并因此感到苦惱的情況,可能是由于過度焦慮、強迫癥傾向、心理壓力過大、性格敏感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因素造成的。 1.過度焦慮:長期處于緊張和不安的狀態,對各種事情過度擔憂。可通過放松訓練,如深呼吸、冥想等來緩解。 2.強迫癥傾向:表現為反復出現不必要的想法和行為。需要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 3.心理壓力過大:生活中的工作、學習等壓力,導致精神緊張。要合理安排時間,適當休息和運動。 4.性格敏感:本身性格細膩、容易多想。可多參加社交活動,鍛煉自己的心態。 5.不良生活習慣:如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均衡等。保持規律作息,均衡飲食,有助于改善精神狀態。 總之,出現這種情況不必過于焦慮,應積極調整心態和生活方式。如果癥狀嚴重影響生活,建議及時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2025-01-08 09: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所說,你有可能是神經錯亂,或者輕微神經失常這個是心病,需要你自己治療,你可以多點交流,多點理解,學會忍耐,也要克制
2015-11-24 13: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武威 主治醫師
太原市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心理門診
-
這個臨床表現屬于精神疾病.建議到當地的三甲醫院的精神衛生中心就診,在專科醫師指導下使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可以結合心理治療.
2015-11-24 13: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很可能患了強迫癥(OCD)即強迫性神經癥是一種神經官能癥,焦慮癥的一種.患有此病的患者總是被一種強迫思維所困擾.患者在生活中反復出現強迫觀念及強迫行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這樣是沒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卻無法擺脫.臨床分類 癥狀多種多樣,既可為某一癥狀單獨出現,也可為數種癥狀同時存在.在一段時間內癥狀內容可相對的固定,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內容可不斷改變. 一,強迫觀念 即某種聯想,觀念,回憶或疑慮等頑固地反復出現,難以控制. (一)強迫聯想:反復回憶一系列不幸事件會發生,雖明知不可能,卻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緒緊張和恐懼. (二)強迫回憶:反復回憶曾經做過的無關緊要的事,雖明知無任何意義,卻不能克制,非反復回憶不可. (三)強迫疑慮:對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產生不必要的疑慮,要反復核實.如出門后疑慮門窗是否確實關好,反復數次回去檢查.不然則感焦慮不安. (四)強迫性窮思竭慮:對自然現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進行反復思考,明知毫無意義,卻不能克制,如反復思考:“房子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五)強迫對立思維:兩種對立的詞句或概念反復在腦中相繼出現,而感到苦惱和緊張,如想到“擁護”,立即出現“反對”;說到“好人”時即想到“壞蛋”等. 二,強迫動作 (一)強迫洗滌:反復多次洗手或洗物件,心中總擺脫不了“感到臟”,明知已洗干凈,卻不能自制而非洗不可. (二)強迫檢查:通常與強迫疑慮同時出現.患者對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復檢查,如反復檢查已鎖好的門窗,反復核對已寫好的賬單,信件或文稿等. (三)強迫計數:不可控制地數臺階,電線桿,做一定次數的某個動作,否則感到不安若漏掉了要重新數起. (四)強迫儀式動作:在日常活動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動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脫衣鞋并按固定的規律放置,否則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脫. 三,強迫意向 在某種場合下,患者出現一種明知與當時情況相違背的念頭,卻不能控制這種意向的出現,十分苦惱.如母親抱小孩走到河邊時,突然產生將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雖未發生相應的行動,但患者卻十分緊張,恐懼. 四,強迫情緒(obsessiveemotion) 具體表現主要是強迫性恐懼.這種恐懼是對自己的情緒會失去控制的恐懼,如害怕自己會發瘋,會做出違反法律或社會規范甚至傷天害理的事,而不是像恐怖癥患者那樣對特殊物體,處境等的恐懼.診斷依據 一,不可控制的反復出現某種觀念,動作或意向,伴有焦慮和痛苦的情緒體驗. 二,患者明知這些癥狀不合理,不必要,卻難以擺脫,迫切要求治療. 三,患者的工作,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對日常生活也產生不良影響. 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診斷.病程可長可短,研究病例的病程至少三個月. 五,排除精神分裂癥,抑郁癥及腦器質性疾病伴發的強迫癥狀.建議:治療方法 一,精神治療:以支持性心理治療為主,對強迫動作可進行行為治療,以反應阻抑法的療效較佳. 1.心理動力學的治療 心理動力學派的治療強調通過頓悟,改變情緒經驗以及強化自我的方法去分析和解釋各種心理現象之間的矛盾沖突,以此達到治療的目的.在治療的過程中大量地運用闡釋,移情分析,自我聯想以及自我重建技術. 2.行為治療 在對于強迫癥的認識上,行為治療分為兩個基本的流派.第一種觀點認為具有強迫癥的人是借助于各種行為和儀式動作來緩解焦慮,稱為"驅力降低模型".依照這個模型,治療者主要集中于通過激發可以減少焦慮的情境來消除不適當行為與儀式動作.第二種觀點是基于操作模型而建立的,強調對強迫行為的后果進行調節,因此在這個模型中大量運用懲罰和示范學習. (1)采用驅力降低模型進行治療的主要方法是各種降低焦慮的技術,其中最常用的是系統脫敏.(系統脫敏技術在恐怖障礙的治療中已經詳細介紹過,在此不再贅述) (2)榜樣學習技術也經常被運用于強迫癥的治療中,主要有參與示范和被動示范,其中參與示范運用最多.和系統脫敏一樣,實施參與示范也需要建立刺激等級.從最低等級到最高等級,治療者逐漸示范暴露在相應的情景中,然后再由患者自己去逐漸面對這個情境,知道能夠完全獨立面對為止.被動示范也是讓患者觀察治療者從低到高地接觸各種情境,所不同的只是不讓患者介入情境.此外,這兩種治療都采用反應阻止法.譬如,在治療強迫性潔癖的時候,治療者可以借助于某種協議來阻止兒童的所有洗手行為.從國外現有的資料來看,一般認為參與示范比被動示范的治療效果更好一些.此外,示范學習經常可以與暴露療法結合起來加以使用,效果會更好. (3)暴露療法的技術在過去的幾十年中被許多人重視和運用,尤其是把患者逐漸暴露于各種無論是想象的還是現實的焦慮情境中,效果都很好.由于暴露持續時間的長短主要依據是否讓兒童青少年消除焦慮和回復寧靜為準,因此,采用這種方法的治療時間要比較長一些,大約在2小時左右. (4)在進行暴露療法的同時,還可以配合反應阻止法.這種方法在于減少儀式性動作和強迫觀念出現的頻度. 3.家庭人際關系治療 此種方法強調人際關系的因素,避免單純研究孤立的個人行為.這種思想注重研究行為問題的整體意義,它強調在治療患者的同時,為患者的家庭成員提供咨詢.具體方法如下: (1)訓練家庭成員使之成為患者心理分析的咨詢員,或者稱為欣慰治療的助手,協助實施反應阻止訓練計劃; (2)配合精神分析治療或行為治療對于患者進行"自我"強化咨詢輔導; (3)影響并改善家庭關系; (4)進行家庭交往技能訓練; 二,藥物治療:帕羅西汀;抗焦慮藥可減輕焦慮,有助于心理治療與行為治療的進行. 三,其它:電抽搐治療適用于強迫觀念強烈,并伴有濃厚消極情緒者,對癥狀頑固,久治無效,極端痛苦的患者,可試用精神外科治療. 4.中醫辨證治療強迫癥 (1)心虛膽怯 主證:經常出現不恰當或不必要的想法,并引起緊張不安,又無法擺脫,伴心悸,驚惕易恐,坐臥不安,少寐多夢,舌苔薄白或如常,脈動數或虛弦. (2)陰虛火旺 主證:強迫意向比較明顯,如有從高處向下跳的想法,煩躁少寐,口干咽燥,頭暈目眩,手足心熱,嚴重者有潮熱盜汗,或耳鳴,腰酸背痛,舌質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 (3)氣血兩虛 主證:強迫癥壯以強迫觀念為主,遷延不愈,時作時止,病程較長,伴面色蒼白,頭暈目眩,體倦法力,氣短聲低,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4)心陽不振 主證:以強迫性動作為主,如強迫性計數,強迫性洗手等癥.伴有面色蒼白,形寒肢冷,胸悶氣短,動則尤甚,舌質淡,苔白,脈虛弱或沉細無力. (5)水氣凌心 主證:強迫癥狀,無法自我控制,多為強迫性念頭,伴心悸,渴不欲飲,小便短少,偶有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有眩暈,舌淡苔滑,脈弦滑或沉細面滑. (6)心血淤阻 主證:強迫癥狀多表現為強迫性念頭,伴心悸,胸悶不適,心痛時作,痛如針刺,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淤斑,脈澀或結或代. (7)痰火擾心 主證:強迫性癥狀多為強迫性行為,伴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干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另建議患者盡量到醫院接受正規治療.
2015-11-24 07:1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遇事胡思亂想,愛鉆牛角尖,且不能自控考慮壓力大心理事情太多焦慮建議轉移注意力多運動遇事要豁達心情要舒暢可以和好朋友談談心
2015-11-24 06: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