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息肉引起多種癥狀如何應對?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一星期前診斷直腸息肉,剛開始就是大便出血,還以為是上火了,后來感覺腹部經常性的不適,腹痛、腹瀉,大便時出膿血,肝門有下墜感,有時便后也出血,總感覺排便拍不盡,有便秘的情況出現。沒有治療過,只做了腸道檢查。沒有治療過,只做了腸道檢查。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直腸息肉是常見的腸道疾病,可引起多種不適,如大便出血、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肛門下墜感、排便不盡及便秘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手術等。 1. 疾病介紹: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其發病與遺傳、炎癥刺激、飲食等因素有關。 2. 癥狀影響:大便出血會導致貧血,影響身體機能;腹部不適和腹痛腹瀉影響生活質量;肛門下墜感和排便不盡使人感到不適;便秘則可能加重腸道負擔。 3. 檢查方法:常用的有直腸指檢、腸鏡等,有助于明確息肉的位置、大小和形態。 4. 治療方式:較小的息肉可通過內鏡下切除;較大或有惡變傾向的息肉,需手術治療。 5. 藥物治療:可使用止血藥如云南白藥,消炎藥如阿莫西林,調節腸道菌群藥如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等,但需遵醫囑。 6. 術后護理:注意休息,保持肛門清潔,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直腸息肉雖常見,但不能忽視。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恢復健康。
2025-01-08 06: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直腸息肉? 直腸息肉,是指直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隆起物。直腸息肉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稍多。小的息肉無癥狀,常因其他疾病通過結腸鏡檢查發現。有癥狀的息肉一般較大,或為多發性。血便或黏液血便是最多見的癥狀,尤多見于絨毛狀腺瘤及幼年性息肉一。直腸和乙狀結腸的息肉占結、直腸息肉的2/3,其中約90%以上的腺瘤分布在直腸。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