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70 歲男性出現血小板減少且大腿內側有皮下出血,可能與血小板生成障礙、血小板破壞過多、血小板分布異常、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有關。 1.血小板生成障礙: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等,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導致血小板生成減少。 2.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于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等,使血小板被過度破壞。 3.血小板分布異常:如肝硬化導致脾腫大時,大量血小板會滯留在脾臟,引起外周血血小板減少。 4.感染因素:某些病毒或細菌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熱、敗血癥等,可能影響血小板生成或破壞。 5.自身免疫性疾病:像系統性紅斑狼瘡等,自身抗體攻擊血小板,導致其數量下降。 出現血小板減少和皮下出血應引起重視,及時到正規醫院進行血常規、骨髓穿刺等檢查,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如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促血小板生成藥物等)和必要時的輸注血小板。同時,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傷。
2025-01-08 11: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隨其病因和嚴重程度而多變,需迅速鑒別病因,若有可能應予以糾正(如在肝素有關的血小板減少癥停用肝素).由于血小板反復輸注會產生同種血小板抗體,造成療效的降低,因而要間歇性使用以預防上述抗體產生.若血小板減少是由于血小板消耗,則血小板輸注應保留于治療致命性或中樞神經系出血.若由于骨髓衰竭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則血小板輸注保留于治療急性出血或嚴重性血小板減少(如血小板數<10000/μl).成年人的治療通常開始口服皮質類固醇(例如強的松每日1mg/kg).如有效,血小板計數將在2~6周內恢復正常,然后逐步遞減皮質類固醇.但大多數病人的療效不夠滿意,或是減少腎上腺類固醇劑量后即復發.脾臟切除可使50%~60%病人得到緩解.對于用類固醇和脾臟切除治療難以奏效的病人,使用其他藥物的療效尚未證實.由于慢性itp病程長,同時慢性itp患者死亡率低,而對治療方法的利弊仍須慎重權衡.應用合成的雄激素(達那唑),或使用硫唑嘌呤,長春新堿,環磷酰胺,或環孢菌素的免疫抑制療法的療效并不一致.對itp伴致死性出血的患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靜注(ivig),這可抑制單核巨噬細胞的清除包被抗體血小板的作用.ivig劑量1g/kg,1天或連續2天.患者血小板數常可在2~4天內上升,但僅維持2~4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龍1g/(kg.d)靜脈輸注3天,可使血小板數迅速上升,且費用略低于ivig.對那些有致命性出血的患者亦應輸注血小板.由于糖皮質類固醇或ivig可能預期在幾天內顯效,因而對itp患者不應預防性輸注血小板.患兒治療與成人相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ivig可迅速恢復血小板數,但不能改善臨床結果.由于大多患兒在幾天或幾周內可從嚴重血小板減少癥自發性恢復,有時推薦單用支持療法.對使用皮質類固醇或ivig無效的慢性型itp患兒脾切除術應至少推遲6~12個月,這由于無脾患兒增加了嚴重感染的危險,即使患病經年累月,大多患兒可自發性緩解.
2015-11-24 18:3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你的情況是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建議血液科治療。
2015-11-24 12: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正常血小板值為100-300,如果低于說明是血小板減少癥,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很多,具體有:1,各種侵害骨髓而致造血功能障礙的疾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2,血小板破壞過多(如:藥物中毒,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X線照射等),3,某些細菌感染(如:傷寒,敗血癥等),病毒感染(如麻疹等),具體要知道是什么引起血小板減少,建議到條件好的醫院去做進一步檢查,
2015-11-24 10:0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