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抽動癥的表現、成因及應對措施有哪些?
孩子從今年春天(3月)開始發現有“清嗓音”的“毛病”,繼而發展到“抽動鼻子”,后來自動好轉,但是感冒和考試時又加重。尤其在說話前,總有“抽動鼻子”的習慣。以前認為是孩子的壞毛病,主要是教育甚至喝斥。放假后又好轉了,但是到親戚家住了一段時間天天長時間打電腦游戲,癥狀又加重。今天8月初帶他到兒科檢查,確診為兒童抽動癥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秦仲微 主任醫師
錦州不孕不育醫院
發育行為科
-
怎么治療兒童抽動癥?抽動癥不能自愈,不及時治療會導致病情加重,增加治療難度和費用。因此,得了抽動癥,應及時到正規專業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確診治療,亦不可無醫生指導亂給孩子服用藥物。
2016-06-30 10:5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兒童抽動癥是一種神經精神障礙,表現多樣,成因復雜。常見表現有清嗓音、抽動鼻子等,成因包括遺傳、環境、心理、感染、神經遞質失衡等。應對措施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生活調整等。 1.表現:常見的有不自主的眨眼、皺鼻、咧嘴、聳肩、清嗓、發聲等,動作和發聲可單一出現,也可多種同時出現。 2.成因: 遺傳因素:家族中有抽動癥患者,孩子患病風險增加。 環境因素:長期處于緊張、壓力大的環境,或接觸不良信息。 心理因素:孩子心理脆弱,受到批評、驚嚇等易引發。 感染因素:感冒等感染疾病可能誘發或加重抽動癥。 神經遞質失衡:大腦中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分泌異常。 3.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幫助孩子調整心態。 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氟哌啶醇、硫必利、可樂定等,但需遵醫囑。 生活調整:保證充足睡眠,減少電子產品使用,合理飲食。 4.家庭護理:家長要給予孩子更多關愛和理解,避免斥責。 5.預防措施: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體質,減少感染機會。 兒童抽動癥需要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身心變化,及時就醫,幫助孩子早日康復。
2025-01-08 04:58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醫學以滋腎育陰、平肝熄風、開郁化痰、清心安神為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的基本治法,遴選生地、白芍、鉤藤、地龍、天麻、郁金等八味常用中藥為基本協定方,制成“靜安合劑”。近三年來,以靜安合劑為主治療小兒多發性抽動癥近百例,療效持久而穩定,副作用小,能明顯改善患兒的全身狀況,如盜汗、便秘、夜驚、煩急等。
2015-11-24 14:1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兒童抽動癥身體任何部位出現不自主、無目的、重復的、迅速的肌肉收縮。發病年齡以5-7歲為多見,男孩多于女孩其表現為眨眼、擠眉、皺額、吸鼻、咂嘴、伸脖、搖頭、咬唇和模仿怪相等。有的患兒始終局限于身體的某一部位抽動,有的患兒抽動部位不固定,還有的患兒則是各個部位同時發生抽動。當抽動開始時,患兒本身能意識到,但無法克制這類兒童多數具有敏感、羞層、不合群、容易興奮和激動等特點,有些兒童同時還伴有遺尿、夜驚、口吃等癥狀。習慣性抽動的病因較多。有的起始時,由于某些部位的不適感,產生保護性或習慣性的動作而固定下來,如眨眼動作,可因眼結膜炎或異物進眼引起;皺眉、皺額可因戴帽過小或眼鏡架不適合引起;搖頭或扭頸,可因衣領過緊等引起。以上原因去除后,動作本身雖已失去合理性,可是由于在大腦皮層已形成了惰性興奮灶,因而可反復出現抽動動作。此外模仿別人的類似動作、心理刺激和軀體性疾病,也可以誘發本病
2015-11-24 13:0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中醫認為,小兒陰陽稚弱,易致偏頗,且具有“肝常有余”和“腎常虛”的生理特點。腎精虛虧則筋失所養,腎陰不足,水不涵木則肝陽失潛,浮越上亢,陽亢風動。倘復以早產、難產、宮內營養及發育不良等圍產期損害或父母體質孱弱,氣血虧虛等使小兒稟賦不足,腎精虛虧更顯。另一方面,如長期所欲不遂,精神壓抑,情緒低落,或學習負擔過重,家庭管教過嚴等致心理壓力過大等,均可使小兒木失條達,肝氣郁滯,久之則氣郁化火,肝陽亢盛,釀成風陽鼓動或痰火內擾之證,或火極生風,漸耗真陰,變生腎精虧虛,陰虛風動之證。另如,緊張、焦慮、壓抑、思慮等,日久均可暗耗陰血,內劫腎精,從而引發腎虛肝旺,陽亢風動之證。由此可見,稟賦不足和五志過極是促成小兒對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的易感性和導致小兒罹患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的主要內在病因。此外,長期飲食失節,恣食甘厚,過啖辛辣煎炸之品,亦可釀生痰熱,擾動肝陽,進而成為誘發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的病因之一。 小兒多發性抽動癥臨床上常見有陽亢風動、痰火擾心、肝郁脾虛四大證型。其中腎虛肝旺,風陽鼓動為小兒多發性抽動癥基本與主要的病機特征。小兒多發性抽動癥的病位主要在心、肝、腎,病理因素主要為肝風與痰火。
2015-11-24 09: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家長或老師碰到這種情形,切莫責怪孩子,因為越責怪越強制他就越感到緊張,不自主動作亦就越頻繁,孩子會漸漸變得膽小、自卑。幫助孩子排除緊張感和恐懼感。家長要鼓勵和引導孩子參加各種有興趣的游戲和活動,轉移其注意力。還可以有目的地選擇中藥湯劑、中成藥、針灸、推拿、耳穴、經絡療法等,在控制癥狀的同時,改善患兒體質,祛除病因.
2015-11-24 09: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