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肌肉無力并逐漸萎縮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神經源性疾病、肌源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中毒性疾病等。 1. 神經源性疾病:常見的有運動神經元病,它會影響神經對肌肉的支配,導致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 2. 肌源性疾病:例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肌肉本身的病變導致功能障礙。 3. 代謝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或減退,會影響肌肉的能量代謝,引發相關癥狀。 4. 免疫性疾病:像多發性肌炎,自身免疫系統攻擊肌肉組織。 5. 中毒性疾病:長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或藥物中毒,損害肌肉。 出現肌肉無力和萎縮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神經電生理檢查、肌肉活檢、血液生化檢查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治療方法因病而異,可能包括藥物治療、康復訓練等。同時,患者要保持積極的心態,配合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2025-01-07 23: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肌肉萎縮有神經失用性的原因也有病理萎縮性的原因,一般是神經失用性的比較多,是因為神經受損了。建議先到康復科就診,明確萎縮的病因,然后看是否能通過康復治療達到復用。醫生詢問:
2015-11-24 19:2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