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輝東 醫師
贛州市于都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內科
-
糜爛性胃炎是胃黏膜出現糜爛性病變的一種胃部疾病。其成因多樣,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刺激、不良飲食習慣、應激反應、膽汁反流等。一般經過規范治療可以緩解癥狀,控制病情,但能否完全治愈受多種因素影響。通常不會直接引起心跳加快。 1.幽門螺桿菌感染:這是常見原因之一。幽門螺桿菌破壞胃黏膜屏障,引發炎癥和糜爛。 2.藥物刺激:如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會損傷胃黏膜。 3.不良飲食習慣:長期酗酒、大量進食辛辣食物等,可刺激胃黏膜。 4.應激反應:重大創傷、手術、嚴重感染等導致身體應激,胃黏膜血流減少,易發生糜爛。 5.膽汁反流:膽汁反流入胃,破壞胃黏膜屏障。 總之,發現糜爛性胃炎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同時注意調整生活和飲食習慣,促進胃黏膜修復。
2025-01-07 19:3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