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非霍奇金淋巴瘤與侵襲性胸腺瘤在發病部位、癥狀表現、發病機制、治療方法和預后等方面存在明顯區別。 1.發病部位:非霍奇金淋巴瘤可發生于淋巴結、脾臟、骨髓等淋巴器官;侵襲性胸腺瘤主要位于前縱隔。 2.癥狀表現:非霍奇金淋巴瘤常見發熱、盜汗、體重減輕、淋巴結腫大等;侵襲性胸腺瘤多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難等。 3.發病機制:非霍奇金淋巴瘤與免疫功能失調、病毒感染等有關;侵襲性胸腺瘤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相關。 4.治療方法:非霍奇金淋巴瘤常用化療(如環磷酰胺、多柔比星、長春新堿)、放療、免疫治療等;侵襲性胸腺瘤主要是手術切除,結合放療、化療(如順鉑、依托泊苷、紫杉醇)。 5.預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預后取決于病理類型、分期等;侵襲性胸腺瘤的預后與腫瘤大小、侵犯范圍等有關。 總之,非霍奇金淋巴瘤和侵襲性胸腺瘤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診斷和治療需綜合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
2025-01-07 23:0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系統腫瘤,侵襲性胸腺瘤是縱膈腫瘤.上訴兩種疾病的區別是侵襲性胸腺瘤轉移途徑是以胸內進展為主,它們可向頸部延伸侵犯甲狀腺.侵及胸膜及心包時,出現胸腔積液.淋巴結轉移少見,血行轉移更少見.非霍奇金淋巴瘤早期以鄰近淋巴結轉移為主,中,晚期鄰近與遠處部位同時受侵,無一定規律稱為“跳躍”式.為診斷明確需輔助病理.
2015-11-25 07:4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惡性淋巴瘤除霍奇金淋巴瘤外都為非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不是單純的一個疾病整體,從形態學和免疫學特征來看,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單克隆擴展的結果,其組成上的優勢惡性細胞可來源于淋巴細胞,整個分化進展的不同階段保持有與其分化位點相應的正常細胞極其相似的形態、功能特征和遷移形式,這就決定了不同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所表現在生物學、組織學、免疫學及臨床表現和自然轉歸方面廣泛的差異性。
2015-11-24 22: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非霍奇金淋吧瘤病理變化: 肉眼觀:霍奇金淋巴瘤累及的淋巴結腫大,早期無粘連,可活動,如侵入鄰近組織則不易推動.淋巴結互相粘連,形成結節狀巨大腫塊.切面呈發白色魚肉狀,可有黃色的小灶性壞死. 鏡下觀:淋巴結的正常結構被破壞消失,由瘤組織取代,瘤組織內細胞成分多樣由腫瘤性成分和反應性成分組成,腫瘤性成分主要是R-S細胞,反應性成分由炎細胞及間質組成,應重點掌握R-S細胞,它具有診斷性意義.典型的Reed-Sternberg細胞是一種雙核或多核瘤巨細胞,體積大,直徑20~50μm或更大,雙核或多核,細胞核圓或橢圓形,因為核大,可以為雙葉或多葉狀,染色質常圍繞核膜聚集成堆,核膜厚.核中央有一大的嗜酸性核仁,直徑約3~4μm,周圍有一透明暈,最典型的R-S細胞的雙核面對面的排列,都有嗜酸性核仁,形似鏡中之影,形成所謂的鏡影細胞,這種細胞在診斷此病上具有重要意義,故稱為診斷性R-S細胞.浸襲性胸腺瘤是癌組織往正常肌肉方向向下生長,呈浸潤性
2015-11-24 14: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理學分類仍在研討中,并不斷反映出對本異質性疾病的細胞起源和生物學基礎的新見解.病程長短不一,從無明顯癥狀和早期可耐受到迅速死亡.在某些類型NHL,50%的患兒和約20%的成年患者出現白血病樣的變化.流行病學及病因胸腺瘤來源于胸腺上皮細胞,是常見的前縱隔腫瘤,約占縱隔腫瘤的l5%一20%.胸腺瘤生長緩慢,臨床表現復雜位置多變組織成分繁多且無統一的組織學分類,預后因素存在爭議.年齡7-67歲,平均38.9歲.
2015-11-24 09: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